本报讯 (晚报记者 袁晓岚)“今天晚上就准备抓螃蟹了!”昨天,踩着阳澄湖大闸蟹开捕的节点,多年坚持中秋节后才开捕的本地蟹农王志喜提前“开张”。近来锡城气温适宜,不少2-3两规格的地产母蟹已经“满黄”。担心囤货“烂”在手里卖不掉,不少蟹农趁中秋节前“有市有价”纷纷提前开捕。
王志喜有着20年的“养蟹经”,他养的大闸蟹早就获得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合格证。为了口碑,往年他都要等到中秋节后半个月左右才开始抓蟹,而今年他首次尝试在抖音平台上“直播带货”,开播10来天已经吸引了不少粉丝。“天天都有人在问什么时候能买大闸蟹!”他坦言,自己和其他蟹农一样,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冲击,也担心到后期大闸蟹“囤”在手里会烂掉。但螃蟹没成熟不敢卖,担心砸了自己的牌子。最近几天,无锡降温了,早晚温差一大,螃蟹“食量”自然大上去了。秋风起、蟹脚痒,这两天一些小个头的母蟹开始脚硬了,黄也慢慢多起来了。
采访中,多位本地蟹农表示,往年最早也要到中秋节才抓蟹,而今年由于闰月,中秋节延后到国庆节了。正常年份,中秋节通常都出现在9月中旬,最早一批地产蟹也要中秋节时才会上市。“通常农历九月才开始吃母蟹,到十月才吃公蟹!”在王志喜看来,若是从农历来算,今年地产蟹上市时间提早了近一个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闸蟹在各大电商平台可谓风生水起,小规格的螃蟹因为“价格美丽”最受欢迎,目前,2两的母蟹和3两的公蟹是主流规格。“一般来说,10元一只的螃蟹人气是比较高!”一位经营大闸蟹批发的批发商告诉记者,目前这个规格的螃蟹品质已经“到位”了,尤其是2两-3两的母蟹,黄已经比较满了。因此,现阶段走量最多的就是这个规格的蟹。不过,一些大个头的蟹暂时“膏未肥、黄未满”,还有半个月左右的育肥期,趁着秋高气爽,这段时间好好给它们增加营养、改善“伙食”,母蟹到国庆前后可以“七七八八”了。
从目前走访市场所了解的情况看,之所以今年本地蟹农都提早开捕,是想早点“脱手”好回本。当然,由于今年的蟹苗普遍比前几年大,因此大闸蟹规格也要大一些,目前一些小个头螃蟹已经成熟了。
据介绍,每年中秋节前一周的蟹价都非常高,而今年相对价格平稳,不像前几年那样波动大。目前2两规格的母蟹包邮价每只13.8元,刨去邮费差不多10元一只。采访中,多位本地蟹农表示,小规格的大闸蟹在电商平台上肯定抢手,比较担心“大货”难销。据了解,受今年“发大水”的影响,好多地方的蟹塘都受淹了,加上8月苏北地区蟹塘出现比较严重的水瘪子病,因此从今年全国的产量看,大闸蟹减产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