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爱健康

尿频其实并不是前列腺炎

30岁小伙儿多饮多尿确诊为尿崩症

  近日,一名30岁的小伙儿因尿频来到锡山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主诉之前均被诊断为前列腺炎。当天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何晓亮结合病史,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其患有“尿崩症”而非泌尿系统疾病,让他到内分泌科就诊。

  患者随后住进了内分泌科病房。原来,该患者一年前辗转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前列腺炎”,治疗后无明显效果。他拘谨地向医生讲述了自幼以来的烦恼:经常口渴,一直要喝水,还有多尿的症状,每日尿量达7500-10000ml,夜间每2小时解小便一次,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住院期间,内分泌科完善禁水加压素试验、垂体前叶功能评定以及垂体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支持中枢性尿崩症诊断。诊断明确,方可对症下药。随后给予了对症治疗,患者尿量明显减少。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席时颖说,尿崩症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主要因神经系统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肾性尿崩症则主要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所致。当下丘脑——垂体系统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如果作用于肾脏集合管抗利尿激素不足,肾脏就不能对肾脏中的原尿进行浓缩和重吸收,这就是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此外,中枢性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一般集中在8-12岁,成年人则集中在25-40岁之间。 (朱旻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