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二泉月·读城

1925年的公益中学

  1925年,荣德生、钱孙卿、孙冶方、荣毅仁这些至今常被提起的无锡名人,都汇集在荣巷公益中学的校园里,对于一所中学来说,这是何等的荣光。

  近日出版的钱江著作《和平耐劳——无锡荣氏私立公益工商中学编年事纪(1917—1927)》(凤凰出版社2020年7月版),以翔实的史料呈现了一所中学所走过的十年轨迹。笔者以该书史料为基础,去打捞几许陈年往事,追寻那远逝的背景。

  |汪春劼 文|

  1

  1925年的无锡,开年不利。张作霖的奉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下,控制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向上海溃退。战争的阴云顿时笼罩锡城上空。公益中学原定1月18日放寒假,可大兵压境,师生们惶恐不安,放假也提前了6天。

  18日,齐部溃军兵临无锡城下,烧杀抢掠,38岁的“市长”钱孙卿下令关闭城门,与溃军周旋了8天,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3日奉军张宗昌部到达无锡,在公益中学校园“借住”,奉军军纪败坏,“校内应用物品、书籍等具,蒙莫大之损失。及战事既息,而兵队仍恋恋不去。盖溺于锡地之声色,大有乐不思蜀之意”。

  因鸠占鹊巢,新学期来临,学校不能正常开学。3月5日,校长钱孙卿(注:钱同时兼无锡“市长”,那时无锡市只管城区十多平方公里,“市长”一职由地方产生,属体制外)在西门茂新面粉厂召开校董与全体教职员会议,决定15日开学。“钱校长与军官再三商量,极力调停,始得划出校舍之半”,供学生使用。可15日来报到的学生寥寥无几,次日钱孙卿在《新无锡》报上发布《紧要启事》,催促未到校学生速到校上课。

  一些学生陆续到校,但多数学生还恐惧与奉军士兵为邻,没有报到。23日,学生正式上课,每日上午上课三时,下午上课一时。4月1日,奉军离开了公益中学校园,在校师生们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

  2

  当栀子花香满锡城时,公益中学也迎来了毕业季。

  6月19日,46岁的校董荣德生应校长钱孙卿的邀请来到校园,给即将进入社会的商科毕业生谈话:

  “鄙人素不常来与诸君叙谭,良以事颇冗繁,而性亦不喜多言之故。今诸君卒业在迩,承校长之招,来与诸君作一席谭。诸君自来校迄今,光阴荏苒,倏已四年。此四年之中,孜孜矻矻,自不待言,一旦功成圆满,殊深可庆。此后当由学校而进身社会,然学校之中,一切均有轨道,可资遵循;而社会上万事错乱,不可捉摸,入世之初不可不慎,用敢以数十年来之经验,一一贡献于诸君之前。”

  荣德生希望同学们走上社会后,交友要慎,做事要有恒心,专心一志,百折不回。“今设一喻,有人游惠山或行甚捷,中途而止;其行缓者,迤不已,及乎山岭,而缓者先登矣。做事亦,中途如有阻力,必尽力排除,不可因难而退。余昔为申新纱厂,曾于一月中往返海上者二十余次,频经困苦,不改初衷也。青年之不能成功事业者,往往因偶受挫折,遽尔灰心,以为知难而退,于是因循苟且,终身无成,不亦惜乎?”

  7月4日下午举行毕业典礼,荣德生又来致辞,阐释“和平耐劳”四字校训的寓意。荣德生为办私立公益工商中学,不仅花巨资购地建校舍聘老师,还多次赴校,与师生互动。

  此年,商科只有26位毕业生,校长钱孙卿与每位毕业生交流,“对于该生之志愿,详加询问,并分别其学力、性行,勤加考别,得其最佳者王尧民、厉无咎、蒋宽等三人。嗣因各该学生有志实业,故即商之校董,酌派荣君自设沪、汉、武、锡各厂,分别学业任事。廿六人中,已得职业者达二十人,其中王尧民出任南洋新加坡商业学校教员,汪明复出任某铁路职员,葛钊寿考取某海关,王冠生至某银行学业;其余由校董直接派往汉口申新纱厂者则有王鹤麟、孙任先、朱某、瞿冠英,派往武进纱厂者为孙葆璋、蔡俊民、谢泽等三人,派往上海纱厂者为厉无咎等五人,派往无锡纱厂者为安锡荣等二人,而蒋宽则拟至自设之纱布号学业。”

  公益中学成为荣氏企业的“黄埔军校”,许多毕业生成为荣氏企业的骨干。多年后,荣德生对自己的办学有过回顾:“余历年所办学校,以工商中学得人为盛,次则梅园读书专修班造就亦多。工商毕业生都能学得实用技术,今日各工厂、各企业任技术员、工程师、厂长者不少,尤以纺织界为多。”

  3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兵。一批学生走出校园后,一批新生要进入校园。6月21日起,《锡报》《新无锡》等刊登公益中学招生启事。名额:初中一年级一百名,初中二年级插班生二十名,旧制甲商二年级插班生十名,又附属小学招新制五年级生五十名,六年级插班生十名。

  公益中学1919年兴办时,定位于职业中学性质,设工科与商科,1924年工科停办,商科停招,学校转型为普通初级中学,并有附属公益小学。

  经过学校组织的考试选拔,1925年走进公益中学校园的学生有钱孙卿的次子钱锺汉(1952年任无锡市副市长)、钱基博的次子钱锺纬(后任汉口申新四厂厂长)、黄琏宝(1948年任无锡县参议员)等。此年,9岁的荣毅仁也从公益第一国民小学毕业,升入公益中学附属高等小学。

  当时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同级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如初一班小的13岁,大的18岁。生源多来自于无锡城乡,有家住荡口、石塘湾、南方泉、张泾桥、安镇,也有极少数是外省的。学校提供住宿,8人一间,周叔厦在作文《南一寝室记》中描述道:

  “予校宿舍,二分其处,曰东寝西寝,曰南寝北寝。而南北两寝,则设于层楼,因其位而名之也。东西寝室计十,南北寝舍各十二,顺其序而次之以数,余居南一,行将年矣。室广仅丈,纵倍之,容八人居。前辟六窗,面操场,场左横山,前面康衢,若夫野卉茂而扬香,枝头绿而噪蝉,月凉气清,山空冰雪,余时必一凭窗焉。其或两方球战,时维鹰扬,既跷踔而便捷,亦骠悍如猛鸷,球起球落,犹如投饵水中,群鱼争食,旁观嘻嘻,采声哜哜。”

  当时学校聘有近20位老师,多真才实学,其中钱伟长之父钱声一在该校任课,教商科一年级国文、初中二年级历史、附小三年级算术。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一场反帝热潮席卷全国多个城市,罢工、罢市、罢课此伏彼起,校长钱孙卿反对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街头运动,他要学生安心求知,而中国共产党无锡第一任支部书记则是该校商科二年级学生薛萼果,受党的委托,他积极活动,动员学生上街演讲、募捐、散发传单,可学生们多不积极。9月中旬,17岁的薛萼果被组织选中,悄然离校,秘密奔赴遥远的异国,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以后他改名为孙冶方,历经磨难,成为党内极有风骨的杰出经济学家。

  4

  学校每年都组织同学走进工厂走进大自然。5月5日,蔡虎臣老师率领商科二全级学生27人,由校出发,先至申新三厂参观纺织工作,由该厂职员薛明剑详细指导,学生苟有询问,薛君均一一说明。次至茂新面粉厂,因该厂适在停工期间,未能参观各部,仅由荣少章解说营业状况。复至电话局参观,并询问管理方法。次至莲蓉桥中国银行参观,许仲茂说明会计簿记之方式,语甚扼要,学生等喜得佐证所学,感佩之至。次至江苏银行参观,由该行营业主任袁鸿藻出示各式账簿及一切文件格式详细解说,学生更觉见所未见均甚欣悦。继至耀明电灯公司,由技术股主任顾询先讲公司组织,复引领至机厂察看导电机械,解说一切。其时已日薄崦嵫,即告别,至城中公园散步一周,然后整队乘船归校。

  公益中学除重视课堂教学外,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成立英文练习会,由邹巽以任指导老师。9月起,由学生编辑的校刊《商兑》创刊,每册售价小洋一角。内列学术、译丛、文苑、校闻、杂俎等栏目。第一期由钱孙卿与蔡虎臣分别作序,封面由无锡县知事杨天骥题字;10月与11月又推出《商兑》第2与第3期。该校刊作者为商科三年级学生,他们每月至少须撰文两篇,呈国文教师蔡虎臣批阅,择优推送。

  5

  8月13日,商科三年级学生王学山因病在宜兴和桥家中病逝,年仅20岁。10月26日,重阳节,商三学生王莘穗病亡于无锡张泾桥宅,时年19岁。3个月内,一个26人的班级有2人英年早逝,这对一所只有300来人的学校来讲,是何等的悲哀,也给师生们心理以巨大的冲击。

  11月15日上午,学校为这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开了追悼会。祭台设在大礼堂,堂前扎彩牌楼,堂中挂纸球及纸链,四壁分悬祭幛、挽联,中设来宾席、教职员席、同学席及二君家族席。上午九时半举行追悼,来宾约十余人,王学山家属未到,由亲戚代表;王莘穗之父柏青出席。会议程序如下:(1)鸣铃开会。(2)来宾、教职员、同学、家族入席。(3)向二君肖像行三鞠躬礼。(4)各级代表献花圈。(5)报告。(6)读祭文。(7)来宾致悼词。(8)师长致悼词。(9)同学致悼词。(10)家族谢词。(11)礼毕散会。

  周叔厦与两位亡友曾居一室,“溯今春二月,余下榻距窗一,其对床学友海峰(王学山字号)所居也。无何,海峰以故迁他舍,暑后归休,遽染疫卒。新秋,秋农(王莘穗字号)移来,每逢晚寝,相与习英语片时,未月而秋农病痎,间一日不能起。余于课后必与为伴,然余与秋农,均不善谈,间有所及,约谓异日升学,英文、理化恐为困耳。秋农或谦数学不精,余则谓英文不善,相与莞尔。越数日,言归,阻之答以胃纳不佳,不复堪校中食品耳。不得已,命车至校,挽之以归,到家后仅二旬,而遽于重阳逝世。陆君承伯、邹君介敏、蒋君梦渔,余之同室也,均先后患病。陆君因痁痈已归,邹君调养病室,蒋君患咯血,近尚勉强操作,余则亦憔悴不振。自寝室规则变更后,余昼不复至,九时就寝,惟对此悠悠,长夜不寐,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加以萧萧风雨,不禁簌簌泪下。鼓勇振衣,踽踽室中,感日月之几何,而此室之景物已再变矣。时门外荧荧孤灯,尚放其将熄之烬光。”

  得力于这些校内刊物与地方报刊对学校活动的细致报道,得力于钱江兄几载的搜寻整理,90多年后,我们还能触摸到一所中学的多彩历史,还能从它的吉光片羽中感受到前辈们技艺的精湛、人性的丰满。

  如今私立公益中学的校园还在,百年岁月中它承载了多所学校,现为育红小学公益分部。遥想一个世纪里,曾有多少人把履痕留在此地,心中不免对代代相沿的历史长河多了一份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