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菊次郎”串烧《珍珠塔》和旗袍秀:

这样的“稻田交响乐”惊艳了岁月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陶洁/文、摄) 在慢游乡村这股流行热潮中,如何让更多游客体验乡村的人文之美且形成当地全新的文创IP?借助音乐、民俗等青春创意,来自丰收稻田的乡村振兴画卷尝试更立体生动的呈现——昨天上午,在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丰产方的稻田画场景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地音乐会让观者大饱眼福与耳福:久石让的钢琴曲《菊次郎的夏天》和来自锡剧故里的戏曲“串烧”,结合高雅舞蹈以及旗袍秀,为当地的稻文化传播带来新颖的美感。

  无锡的首场稻田音乐会以锡剧结合舞蹈的《双推磨》开篇,在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成为普遍科技生产方式的当下,“推呀拉呀”的柔情节奏更像是一种艺术化的农事回望和氛围营造。一台三角大钢琴搬到了田野中央,《菊次郎的夏天》曲调清新、明快,在秋风、秋虫的鸣奏陪伴中,自带青春视觉系画面感,让听众们对这首熟悉的旋律产生了别样的共鸣。随后的大地音乐会进程中,穿插了经典锡剧《珍珠塔》选段《庵会》,清亮悠扬声声慢,字字句句江南味。金黄色的田野广阔平缓,尚未收割的稻浪随风起舞,古典柔美的旗袍秀步态袅娜娉婷,恰遇盈盈浅笑,如斯《画卷》真是切题。

  在农产品种植和收割领域,从拌种、浸种、播种、催芽等过程看,水稻是全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产品。现在新农人们做的是:提高水稻的附加值。稻田正成为留得住乡愁、融得进时代的新型田园综合体。严家桥是历史上有名的“米码头”,当地出产的严家桥大米盛名在外,也是入选无锡土特产名录的口碑大米品牌。好米,春耕秋收,不赶时间。品质严家桥大米成熟时间略晚,带有浓厚的地理标记,稻种和种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消费者而言,好稻种直接体现在大米的外观、口感上,“闻着米香浓,看着光亮亮,吃着软绵绵,Q弹有回甘,放冷了也不回生”。当天,羊尖镇的团干部穿插了一场直播卖米环节,主播从现场的割稻体验一直讲到新米饭的清香软糯,顺带为当地的稻田衍生品稻田醉蟹以及农场火龙果造势宣传,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了一众点赞。

  除了播种、卖米,严家桥大米还为市民们带来了碾米、割稻、与稻草人合影等更多的亲子版、青春版农事体验方式,借助这场别开生面的稻谷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江南水稻的附加价值,成就了一场充满美感和趣味的稻田艺术嘉年华。当地的稻田画是今年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最近这段时间是不少广告公司的外景地,田野里新建了红色的观景台,方便摄影爱好者们从空中俯瞰“穿”了锡剧服装的稻米宝宝,这些五彩稻米组成的稻田画,为“田园牧歌”展示了丰收的喜悦迷人。“水稻不仅能种,还能看、能玩”,羊尖镇有关年轻干部是这一系列稻田创意文案的策划者和推进者,在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日趋特色化的路径上,提供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