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的加持下,鸿山的智慧农田让记者看到了不一样的田园风光:农田上布满传感器,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当土地“口渴”时,系统便会预警,而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手机“一键”浇水。
在新吴区鸿山街道东塘街村有900亩高标准农田,其中核心区域徐塘桥的智慧农田有188亩(包括30亩葡萄地)。在鸿山智慧农田内,一米多高的柜子吸引了目光,柜子上写有“智慧农业云平台”几个字,柜子两边各竖着一个智慧集控终端。原来这就是智慧农田里的“秘密武器”——控制柜,里面“高精尖”的智能控制系统是智慧农田的“大脑”。农田所有的数据都会汇集到这个系统中,然后实时显示到控制中心的大屏上。技术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实时数据,按照植物最佳生长参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农田进行智能化管理。记者看到整个区域里面,像这样的小柜子一共放了9个,说明这里的智慧农田被分成了9个区域。
“除了‘控制柜’,我们还在智慧农田设置了87个智慧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土壤EC/PH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负责收集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数据。这些数据传输到‘智慧农业云平台’智能控制系统中,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控制斗门启闭、喷雾系统开关,从而调节农田内的温、光、水、气等,保证农田始终处于植物最佳的生长状态。”鸿山街道三农服务(水利)科副科长许晨走进控制中心、轻点鼠标,控制中心大屏上面就实时显示出智慧农田每个区域所采集到的图表数据信息,智慧农田的智能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数据的采集、远程的可视以及远程的操控。
农田的水利灌溉十分重要。记者看到这里的智慧农田三面环水,在一号灌溉区旁设了个徐塘桥灌溉站。泵房里面设置了多个传感器,对累计流量、水质EC/PH、液位等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智慧农田的9个区域有各自的进排水系统,通过物联网实行高效、精细化灌溉。哪块土地“口渴了”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技术人员通过登录手机App或者PC端网页,就能远程操作打开出水口,对“口渴了”的土地进行灌溉,并使用远程可视功能,打开高清摄像头观察实时灌溉情况。
(晚报记者 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