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看无锡

秦淮海祠及秦氏对照厅完成修缮通过验收 城中多了一处重量级人文空间

  本报讯(晚报记者 张月/文、摄) 昨从无锡市名人故居文管中心获悉,经过三个月的整体修缮,位于崇宁路文渊坊庭院内的市级文保单位秦淮海祠和秦氏对照厅修缮维护工程通过专家验收,江苏民盟2020抗疫主题摄影展正在此展出。秦淮海祠是国内最早奉祀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纪念建筑之一,经修缮后将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使其成为无锡城中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空间。

  秦观,字少游,高邮人,学者称淮海先生。秦淮海祠在国保单位秦邦宪故居的东侧,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现存门厅、咏烈堂、享堂和碑廊,均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秦氏对照厅建于明末清初,一厅二厢,面阔五间,进深六架。厅前是园,厅堂厢房,配以园林小品的格局,凸显明清时期江南水乡住宅的特点。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无锡后,曾在此厅内制造武器、炼制火药。

  市名人故居文管中心主任陈建强介绍,秦淮海祠及秦氏对照厅上次修缮是在2004年。祠堂及对照厅建筑内,许多木构件脱榫、腐烂、糟朽现象严重,且存在内墙霉变严重、门窗及木构架大面积褪色、迎水面起甲等状况。秦淮海祠建筑内还伴有白蚁蛀蚀,加之咏烈堂之前作为办公用房时内部吊顶并多处隔挡,破坏了古建筑原有内部格局。

  经市文化遗产局审批同意,得益于《无锡市文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资金支持,市名人故居文管中心于今年7月起对秦淮海祠和秦氏对照厅进行修缮维护,并对区域内环境进行整治,工程于9月底竣工,10月通过验收。参与验收的文保专家夏刚草介绍,祠堂的门厅三间已作商店经营用房,这次修缮的是第二进、第三进和碑廊,基本上恢复了清同治年间重建时的原状。他提出,两座厅堂之上,应分别悬挂“咏烈堂”和“淮海堂”堂匾。

  文保单位修缮后,该如何合理利用?秦观祠的享堂一直作为“无锡名人故事会堂”,内悬有展板介绍秦观生平,常年展览、讲座、沙龙等活动不断,也是社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阵地。此次修缮后,原本作为办公场地的咏烈堂空了出来,增加了文化展示空间。秦氏后人十分关心祠堂的用途,陈建强表示,欢迎秦氏后人来举办高质量的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夏刚草建议,秦淮海祠应用作秦淮海先生纪念馆,并继续作为无锡名人故事大讲堂,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