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继《围城》之后,钱绳武堂又一长篇小说出版,无锡籍历史学家许倬云欣然作《叙言》

尘封四十载,25万字《商埠春秋》手稿终问世

  上海复兴中路的钱氏旧居至今仍由无锡钱氏后人租住。旧居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楼梯拐弯处,有不到9平方米的亭子间,抗战期间曾是钱锺书一家三口的蜗居地。亭子间一书橱里,堆放着无锡钱氏家族遗留下的一些文稿。钱锺书堂弟钱锺汉的遗稿——小说《商埠春秋》便“沉睡”于此。得益于钱氏后人的慷慨捐赠和无锡钱锺书故居工作人员的奔走努力,《商埠春秋》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昨天在钱锺书故居首发。

  上海老房里兜底翻出书稿

  钱锺汉(1912-1982),曾任无锡市副市长(1952.10——1958.2),从事工商联筹建工作,历任无锡市人大代表、民建无锡市委主任,1980年当选无锡市政协副主席。钱锺汉是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钱孙卿的次子,在钱绳武堂“锺”字辈兄弟中排行第四,他和堂兄钱锺书是“锺”字辈兄弟中仅有的两位文科生。“钱先生晚年为无锡、江苏、全国政协写了大量回忆性文章,还涉猎诗歌、探案小说等文学创作,这部25万字的小说《商埠春秋》就是代表,体量几乎和《围城》相当。”钱锺书故居管理中心主任周立超用“重量级”来形容这部手稿的问世。

  如此重磅的手稿是如何发掘出来的?这要从两年前说起。2018年秋,周立超和同事华兆瑛前往上海复兴中路的钱氏旧居征集文物。居住在此的钱锺汉的小儿子钱汝虎提及,近期在书橱里发现了父亲的手稿,较为完整,已尘封了四十年,愿捐赠给无锡钱锺书故居,作为钱氏文物收藏。这一手稿套装在两个政府部门的文件袋里,上面写着钱锺汉的名字和“商埠春秋”。首页稿纸写着“商埠春秋 郝思士”。钱汝虎说,“郝思士”就是钱锺汉的笔名。翻开手稿,纸张有些泛黄,但保存完好,钢笔书写的字迹清晰可见,每页都有页码。

  由于时间匆忙,且文稿甚多,周立超他们顾不上细看,决定先拿回无锡再认真整理。回来后发现,这手稿是一部小说,并不完整,缺失了近百页,约五六万字,便立即告知钱汝虎。去年12月,钱汝虎又一次在家里兜底翻,终于找到了另一叠手稿,《商埠春秋》得以完璧。“父亲写作多半是自娱自乐,因为是即兴之作,留下的文稿字迹都很凌乱,一般人很难读懂。”曾把整理父亲的手稿视为畏途,但随着年岁日长,钱汝虎越发热衷发掘家史,而这一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昨天,钱汝虎的姐姐钱静汝代表钱氏家族向故居捐赠《商埠春秋》手稿。接过收藏证书,看到父亲的遗作出版问世,82岁的钱静汝红了眼眶。

  许倬云作《叙言》数易其稿

  把手稿整理出版才能使其发挥更大价值。钱锺书故居管理中心向无锡市文广旅游局及时汇报了这一情况。市文广旅游局全力支持文物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发掘,《商埠春秋》的出版随即提上日程。25万字的手稿,文字潦草,不乏删改之处,还夹杂有很多繁体字,辨认起来很困难。为保护原稿,故居工作人员先将其复印留底,再对照复印件打印成电子版本,一点点整理、校对,并送给历史、文学专家校阅,钱汝虎本人承担了这部书的校注主力。随着书稿整理工作的推进,大家越发认识到这部小说的分量,要找一位有分量的人为《商埠春秋》写序。有人推荐了侨居美国的无锡籍历史学家许倬云。

  “钱许两家是百年姻亲,通家之好,不比寻常,许倬云先生一向推崇钱孙卿先生对无锡工商界的贡献。”昨天,无锡许氏后人许树铮先生来到了《商埠春秋》首发现场,他正是许倬云方面的联系人。许树铮曾请许倬云为无锡档案文献写过序,但现在许倬云已年逾九十,且脊椎动了大手术,手指功能渐渐退化,目前已不能书写,只能单指敲键或口述笔录。考虑到许倬云的身体状况,加上25万字的书稿看完也很费时间,许树铮随即给许倬云回信争取,称“时间不限,倘若能惠赐序言,勿太劳心,短短一篇,或题写数语都行。此书梓行,重见天日,借重您的绍介,更是蓬荜生辉,孙卿父子九泉有知,不知有多高兴”。

  哪知第二天,许树铮就收到了许倬云的回复,先生慨然应允为此书作序,称“接获大札,此是学界盛事”。许倬云的咳嗽百日不愈,难以口述,他就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慢慢打字。“从4月初到8月初,几乎每天,先生都在电脑上和我讨论这篇文稿。”许树铮说,现在大家看到的《商埠春秋》叙言,是许倬云先生数易其稿而来,根据国内文字要求,先生字斟句酌、再三推敲,从历史文化传统、世界文明的角度发表了作为一个史家的看法,乡梓情深,令人感动。

  小说不提无锡但无锡元素丰富

  《商埠春秋》是一部以民国时代为背景,描述上海周边某个小城工商业发展演进以及当时社会风情的小说,全书包含“筹辟商埠”“市总董的易位”“商民协会的成立”“组建维持会”四个故事,场景逼真,人物鲜活,文采斐然,重点描述地方精英阶层的抱负与努力。书中虽未提到“无锡”,但无不显现无锡元素。正如许倬云在《商埠春秋》序中所言,“本书作者是无锡世家子弟,耳濡目染,对于故乡近百年历史,了如指掌。作者以亲身见闻,撰著本书,虽以小说体裁,更易角色姓名,情节也有变化,然而拜读之时,书中人物,呼之欲出”。小说毕竟是虚构的,不必将书中人物与真实人物对号入座,而错失了鉴赏小说的独特情趣。

  民盟无锡市委老领导殷显华拿到新书感慨不已。40多年前,作为钱锺汉的私交,他曾有幸读过这一手稿,当时就颇为赞赏,还帮忙誊写过。昨天,锡城文博场馆、多个文化研究组织获赠该书。无锡文史专家汤可可表示,《商埠春秋》是认识近代无锡经济、社会特征的一把钥匙。可以把它当作地方史料来读,但它同时又是一部文学作品,逼真再现了近代社会的历史场景,描摹工商家族的生活细节,刻画不同类型工商实业家及其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中能认识近代无锡社会新旧矛盾的胶着和尖锐,以及在矛盾中前行的曲折艰辛。

  一女中美术高级教师胡文伟以创作市井风俗画见长,他受邀为本书绘制插图。胡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他把《商埠春秋》读了三遍,找出创作来源,根据故事背景和情节,创作了十幅插图,一展民国时期的无锡风情。周立超表示,作为钱绳武堂钱家兄弟出版的继《围城》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商埠春秋》的排版过程中,力争做到和《围城》一样,装帧朴素文气。2023年,钱绳武堂将迎来百年诞辰,《商埠春秋》的问世,是献给百年钱绳武堂的一份厚礼,希望更多人通过此书感知百年工商名城无锡敢闯敢拼的城市精神,激励众人在当前创新创业的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张月/文 陈大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