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宜兴市官林镇在宜兴市率先对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管理、绿化等服务内容统统通过项目招投标“打包”推向市场,镇区4000多杆路灯也由市场化公司进行管理和日常维护。随着镇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政府为此投入的资金惠及普遍民生。
官林镇通过将环卫服务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使得机械化清扫率大大提高,各种专业机械的使用,为环卫作业规范化创造了条件。自2018年以来,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级层面集中消化的流程,镇村垃圾处理实现了全覆盖。不仅如此,由于几轮行政区划调整后,都山、钮家、丰义等原建制乡镇撤并后的集镇老街和工业园区也被列为环境卫生重点区域,实现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日产日清。目前,官林镇区22只公共厕所经过改造全部达到了三星级以上公厕标准,18个行政村的公共厕所基本达到卫生厕所、文明厕所和生态厕所的建筑设计要求。
官林镇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依托第三方专业化一体化的管理和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对“打包”推向市场的服务项目实行过程性监督管理,依据第三方提供的测评报告,行使甲方职责。此外,政府还通过官林镇综合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64个三级网格的网格员现场管理等渠道,对涉及民生事项的公用事业服务项目进行全程监督。
官林镇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光环卫这一块,全年投入达到逾千万元的体量;龙潭、阳光、将军苑等13个居民小区全部由市场化运作的物业公司入驻,镇政府通过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后进行年度奖补,这一块全年费用也在500万元以上。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