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教育周刊

帮助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

无锡特殊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震撼的音乐声、延伸向观众席的特效,表演投入的师生把全场观众拉进了无锡市特殊教育80年的发展历程中。10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无锡召开听障教育年会,恰逢无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80周年,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专家就听障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交流。当天,学校71名师生参演的国内首部听障人舞剧《大爱喑铎》首演,展现该校建校80周年的素质教育成果。

  成果闪耀:

  特殊教育看无锡

  会上,国内、省内专家不止一次为无锡的特殊教育工作点赞。我市特殊教育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无锡特殊教育学校自1995年正式开设职业高中后,构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听障学生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相贯通的现代特教体系。到目前,学校共有429名学生顺利毕业,294人考取大学,其他学生进入企业成功就业。近年来,学校关注听障学生的终生发展,建立了以学业发展课程、潜能开发课程、社会参与课程为主的立体化课程框架,同时承担无锡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责,推行融合教育,构建普特融合机制。“80年前,无锡就能成立这样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很了不起,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办得好的特殊学校之一。”江苏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说,“学校将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引入现代学徒制度实现订单式培养的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市特殊教育发展的缩影,如今特殊教育成为无锡民生幸福工程的一部分,成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介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不断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互相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类型、全覆盖、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

  聚焦未来:

  融合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全国特殊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约为93%,江苏约为96%。未来特殊教育普及还要继续向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两头延伸,聚焦人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做好国家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思考教育如何更适合特殊儿童。“如今特殊教育的发展重点转向融合教育,无锡走在前列。”但在丁勇看来,我国融合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

  错误的认知是阻碍融合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丁勇说,许多人认为融合教育就是特殊教育,事实上融合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调整,让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都获得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融合教育还面临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能否被接纳、融合教育的质量是否过关等问题。

  “如今融合教育的重点问题不在比例而在质量,进了普通学校不代表他们学得进,缺少了专业支持,随班就读很可能变为‘随班就坐’或‘随班就混’,这是全国融合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丁勇说,融合教育的质量与普通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息息相关,离不开专业支持与行政支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好差异化教学,在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上下功夫,所以融合教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希望无锡能够坚持探索融合教育,为解决‘随班就坐’和‘随班就混’提供无锡经验。”

  幕后故事:

  国内首部听障人舞剧

  排练中老师踩坏了不少鞋

  国内首部听障人舞剧《大爱喑铎》表演结束,掌声经久不息。舞剧展现了80年前三位聋人钱天序、陈祖耕、许廷荣成立了一所专门招收聋哑儿童的学校——无锡私立惠喑聋哑学校,为战火中的特殊孩童撑起一片遮蔽风雨的天地,到如今学校不忘初心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培育出一批批特殊人才的历程。舞台后面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精彩的演出离不开各方配合。这部剧的导演是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编创团队导演之一。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舞台上参演的71名师生排练历时5个月。“我们参加表演的62名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三都有,占了全校学生三分之一。还配了8名手语老师讲解,10多位老师从旁协助。”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汪阳说。

  5个月里,汪阳时刻关注着师生的排练情况,期间发生了不少让她印象深刻的事。九年级学生张明辉此前舞蹈零基础,没有舞台表演经验,排练特别认真。“有一段时间我们从上午9点排练到下午5点,张明辉回到家还会反复抠动作,有时做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急得直哭,他是怕自己跟不上会拖累其他同学。”因为不是专业舞蹈演员,排练中有学生做动作不慎受伤,能忍就忍,就怕影响了排练进度。“孩子们的付出超出常人,当然收获也多,艺术素养提升了,更难得的是锻炼了他们坚韧的品格。”

  让这么多听障孩子集体表演,克服沟通难题,老师们付出了更多。编导李琦说,排练间隙要把这群孩子集中起来,像以前那样吼一嗓子根本行不通,需要挨个拍孩子肩膀示意。舞剧呈现的历史孩子们不理解,音乐的感受力他们也欠缺,手语老师都要不时解说,通过丰富的表情、肢体动作让他们感受情绪。汪阳说,老师通过跺脚震动地板让孩子们感受节奏,“我们好几位老师的球鞋就这么踩、跺坏了。”(陈春贤、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