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无锡

解读三大亮点——

“最佳促进就业城市”缘何花落无锡

  近日,无锡凭借疫情之后的迅速反应、精准发力,在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荣获“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奖项。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无锡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稳岗返还、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举措帮助企业和求职者度过寒冬,为后续的强势反弹打下基础。

  ■ 千方百计发掘城市就业活力

  无锡何以获此殊荣?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观察到,受疫情影响,今年秋季智联招聘进行的白领事业信心调研中,全国城市整体的得分都在下降,无锡白领的事业信心却高于去年同期,进入了全国前五。李强认为,这与无锡复工复产的迅速和就业政策的给力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无锡和很多高校、产业达成合作,搭建了一系列创新平台,促成大批重要项目落地,实现了引才和就业的无缝衔接。“就业市场反弹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快速自我调整,保持经济复苏体力的结果”,多项指标综合叠加之下,让李强看到了无锡这座城市的“内生力量”。

  据了解,为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稳住就业“基本盘”,无锡在疫情期间,线上线下齐发力,畅通“一条龙”网上快速服务通道,有序放开现场招聘活动。截至目前,无锡市人社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举办的“春风行动”“就业直通车”网络招聘会已有5218家次企业参会,发布招聘岗位109785个次,网络招聘会累计应聘230418人次;已举办现场招聘会107场,共计5473家次企业到场招聘,提供岗位137763个次,进场应聘人员33107人次,现场达成初步意向11259人次。在此基础上,组织“点对点”复工行动,积极与劳务输出地沟通协调,通过4次包机、5次专列和500余次包车,帮助12000余名农民工顺利返锡务工。

  靶向发力,效果立竿见影。市人社部门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全市主要就业指标停止下行趋势,逐步实现反弹回升。截至10月底,无锡市新增就业1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1.75%的低位运行。今年,无锡市就业创业工作再次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成为江苏省内唯一连续3年均入选的城市。

  ■ 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今年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从四五月份开始,后期发力迅猛,现阶段已基本完成今年业绩目标”,中国电子系统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宋振周介绍,这其中,无锡人社推出的系列稳就业政策功不可没,仅稳岗返还和在职员工线上技能培训两项补贴就超百万元,大大减轻了疫情期间的人事运营成本,也给了公司很大的信心招聘储备人才,为后期发力打下了基础。

  疫情以来,无锡全面释放政策红利,在省内率先落地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取消困难企业社保缓缴“担保”门槛。今年以来,已减免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130.65亿元;在省内先行兑现稳岗返还政策,对中小企业放宽裁员率标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业企业提高返还标准,累计已向10.73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4.39亿元,稳岗返还资金发放量占全省五分之一多。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500余万元,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2.7亿元。

  此外,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优化环境“扩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拓展无偿资助政策服务对象范围,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新增发放8100余万元,在贷余额1.66亿元;启动第二届“创响无锡”全民创业大赛,累计扶持自主创业2.26万人,实现带动就业8.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持续显现。

  ■ 创新举措唤醒城市新生力

  大学生是每年就业创业的重点群体,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无锡足不出户就能找到高质量的工作,他们也愿意在读完大学之后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江南大学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胡国顺介绍,无锡市人社部门在江南大学设置了“人才工作站”,并以此为基础,长期在江大校园内开展专场招聘会、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高端化、精准化的人才集聚平台,为江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此外,今年无锡人社部门出台的“锡引工程”升级版8条,制定了毕业生落户、安居、应聘、出行及企业招聘等八方面的硬核举措,也在学生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无锡的人才补贴实实在在,让大学生感到触手可及,可以给刚踏出校门就业的大学生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胡国顺指出,疫情之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将确定性和安全感作为首要标准,无锡政策的“实笃笃”确实能让他们在锡就业很安心。

  引人才、促就业,地方举措也是新招迭出。宜兴市为充分促进人才到宜就业,今年全新升级了大学生引进政策,推出实习就业、创业扶持、落户安居、政校企合作、畅游宜兴5项“大礼包”,从工作就业、到安居出行,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滨湖区也用诚意满满的“干货”打动来锡就业者——建设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统筹解决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经费申请等一系列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晚报记者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