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他俩去典当假金戒指,最终栽了……

  本报讯 网购来表面包金的戒指后竟拿去典当行行骗,钱货两讫后被典当行工作人员发现了猫腻。近日,梁溪区法院对这起诈骗案件一审宣判,吴某被判处拘役5个月,罚金5000元;黄某被判处拘役3个月,罚金3000元。

  5月,吴某因沉迷赌博,手头缺钱,想到之前网购的两枚包金戒指,就动起了歪脑筋。他和手头同样缺钱的朋友黄某商定,通过办理假身份证和假手机号码的方式,拿着戒指去典当行典当,谁典当成功谁就多分钱。

  5月11日,吴某拿着戒指进了一家典当行。工作人员唐某(化姓)接过戒指查看时没发现问题,称重后让吴某出示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并为其办理了典当手续,当场给了吴某6748元。尝到甜头的吴某和黄某想继续典当剩下的一枚戒指,但由于其余典当行无法确认戒指的真假均未典当成功。

  之后,唐某在微信群里看到同行提醒最近有人拿表面包金戒指冒充真金戒指行骗的事情,且身份信息和之前来店里典当“金”戒指的人一样,就拨打吴某留下的电话号码,要求吴某将戒指赎回。但吴某一直没出现,唐某就报了警。警方经监控侦查,锁定了吴某和黄某的行踪,很快将两人抓获。

  办案法官提醒,上述诈骗伎俩主要行骗对象为黄金收购店、典当行等商铺。商家在收购金饰过程中应尽量让客户提供典当物品的发票或者检测证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避免上当。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