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这些显见和隐形的交通危险因素 你都知道吗?

  哪些交通违法行为最常见?哪些交通违法行为最易被疏忽?哪些危险因素最应当小心避免?昨天是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交警部门。

  【体验】 货车的盲区又宽又大超出想象

  昨天,锡山交警大队在锡沪路友谊路口旁的卜蜂莲花广场,设置了一个大货车盲区体验区。现场停放了一辆9.6米长的大货车,民警说普通的工程车就有这么大,如果是辆半挂车,那么“体型”更长。记者看到,大货车四周放置着20多个圆锥桶,“两岁左右幼童差不多是这么高,同时也代表成年人蹲下来的一个高度”。大货车驾驶座位很高,不少人想当然以为高就代表视线好,其实盲区一点也不少。记者进入驾驶室体验了一回,尽管车辆正前方放置着5个圆锥桶,但从车前玻璃是完全看不到的,车后面放置的3个圆锥桶,后视镜上也看不到。这辆演示的大货车在左右两侧的后视镜下都加装了小后视镜,原本的后视镜里,两侧的圆锥桶同样看不到,通过小后视镜才能看到圆锥桶以及旁边走过的行人。有几名路人看到后也来体验了一把,一名老阿姨在驾驶室里对着记者不停摇手说“看不见”。

  大货车盲区有半盲区、全盲区和内轮差。民警介绍,现场主要展示的是大货车静态盲区,分成前盲区、后盲区以及左右两侧盲区。很多人知道车辆存在盲区,但往往对盲区的大小没概念,其实盲区比想象中更大。以这辆大货车为例,车子正前方2米处放置的圆锥桶,驾驶员都很难看见。“不要以为人从车前面经过驾驶员就一定能发现。”今年市区发生过两起工地门口的事故,就是有人步行从车前经过,距离较近处于盲区,导致了悲剧发生。民警说大货车最容易被忽视的盲区就是正前方和正后面,类似的危险在道路上也会遇到。比如大货车在斑马线前等信号灯,司机看见绿灯起步了,这时有人快跑从斑马线经过,而人距离车头不到2米,司机往往就注意不到。

  如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那么还会产生内轮差等动态盲区。现场在大货车右侧放置了几辆电动车,民警说非机动车要停在停车线后面,越线或跟着车辆一起走,就会进入盲区,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大货车内轮差危险区最宽可超过4米,行人和非机动车离车2米到4米,才能确保安全。从这个距离来看,越线停车或跟着大货车一起转弯是非常危险的,“不要以为只是越线一点点,其实危险就在那一点点距离里面”。目前市区部分路口已设置了月牙形的右转弯危险区,不过民警提醒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要自己意识到危险主动避让。

  【讲述】 别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交给侥幸

  昨天交警支队民警杨旭给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驾驶人代表和社区老年人代表讲述了一个惨痛的交通事故案例,死者家属的眼泪让他至今心情沉重。事故发生在纺城大道与锡沪路交叉口,凌晨1点多一名工程车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路口时,趁夜间车辆少闯红灯通过,结果撞上了正常通行的一辆小车。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来不及躲闪的小车被工程车硬生生顶进了绿化带。事故造成小车驾驶人当场身亡,肇事的工程车司机也因此锒铛入狱。

  这起交通事故悲剧之所以会发生,除了路口拍摄到了工程车闯红灯行为外,工程车还被查出多个交通违法情形。事后根据交警部门调查,事发时这辆工程车的实际载重量达到了46.52吨,而这辆车的设计最大承重量为15.3吨,超载率达到了惊人的200%。而且经过路口时工程车司机并未提前减速,实际车速超过了路口的规定速度。更可怕的是,经车管部门对事故车辆的检验认定,发现这辆工程车的刹车系统存在故障。换句话说,事发时工程车司机就是想刹车也刹不住。

  发生事故之后,最难以接受事实的要数小车驾驶人的家属。小车驾驶人的妻子说,夫妻俩平时感情很好,一家人原本生活很幸福。丈夫突然离世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儿子常说“什么都不要,只要爸爸”,而她每次想起丈夫都以泪洗面。

  “请驾驶员在路上行驶时,不要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交给侥幸。”杨旭说,希望驾驶人在开车上路时重视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对于一些多拉快跑无视交通法规的工程车辆,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近日办理了全市首例重大责任事故案件,对最近另一起车祸背后未落实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工程车挂靠企业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

  【提倡】 了解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懂得防护

  奔隆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是2020年度“双零”(零酒驾、零事故)运输企业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安全负责人蒋先生说,公司在招收驾驶员时,要求驾驶员连续5年无违章、无事故。而且之后每月要求驾驶员参加安全教育课,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过后必须补课。蒋先生表示,大客车体型大惯性大,制动效果没小车子迅速,所以平时都关照驾驶员要预料到路上可能发生的危险。尤其是经过交叉路口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把车速控制在15千米/时,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才能立即制动。为有效避免车辆盲区带来的危险,该公司已给12辆大客车安装了360度环视雷达,今后会对200多辆车逐步安装普及。

  “工程车以后也要推广可视设备,车辆前后左右安装摄像头,驾驶员从方向盘旁边的画面能看到车周围的情况。”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房子元说,所有的交通参与者,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不管是骑行还是步行,都要了解到不同出行方式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而懂得如何规避和自我防护。

  在房子元看来,想规避风险,关键还是要绷紧安全弦。一些“明知故犯”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例如超载超速、闯红灯、酒后驾驶等,这些交通违法行为伴随的危害妇孺皆知。而在此基础上,市民还要懂得自己远离危险。比如对于非机动车来说,行驶到路口时,不要看着绿灯就直接往前冲,还是要点点刹车。有的人认为绿灯通行完全没有问题,想当然觉得车辆会避让自己,实际道路上的情况错综复杂,即使法律上规定转弯的汽车要主动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可是一旦发生事故,就算非机动车没有事故责任,事故伤亡结果却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还有非机动车过马路时,通常提倡驾驶人下车推行,“下个车耽误不了几秒钟”,但生活中不少非机动车驾驶人是直接骑着过马路的。过马路需要左右注意观察,而且最好一个个车道留意,可是非机动车快速经过特别是突然窜出来时,情形与行人过斑马线差别很大,直行车道里的汽车驾驶人往往被吓一跳,来不及紧急刹车,就容易发生事故。在非机动车驾驶人中,民警认为老年人对紧急情况反应速度慢,出门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闯红灯也不要在不到路口的地方提前转弯,最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晚报记者 念楼/文、摄)

  【链接】

  这些危险瞬间请留意

  昨天江苏交警总队发布了2020十大危险瞬间,请市民引以为戒

  1、疲劳驾驶

  2、并行车辆盲区疏于观察

  3、鬼探头

  4、随意变道

  5、路边开车门疏于观察

  6、未和大型车辆保持安全车距

  7、道路缺口右转疏于观察

  8、高速公路不保持安全距离

  9、高速公路匝道违法变道、违法停车

  10、家长看护不力 儿童在路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