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日的阳光真好,在清园走走、看着碧水河(八士桥港段)清澈的河水,顿感身心愉悦!”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家住经开区侬联佳园的邹先生和家人没有外出,而是选择在家门口的“后花园”——清园休闲散步。自无锡市美丽河湖三年行动推开以来,全市上下协同发力、精雕细琢,通过11月份全市河湖环境的集中整治,对800余条重点河道水岸同治,目前全市各地涌现出首批大小不一、景观别致、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生态示范河道,率先实现“推窗见绿 开门亲水”。
家门口的“后花园”
一走出侬联佳园,环绕小区的碧水河就在脚下。跨过小桥,尽管已入冬,但放眼望去满眼绿意盎然:清园中能看到乌桕、鸡爪槭、银杏,碧水河中还有绿油油的花菖蒲。踏上蓝色的游步道穿行在树木花草中,阳光洒在身上立刻驱走了冬日寒意。
在色彩斑斓的活动广场,别出心裁的环形休闲座椅将中间的大树环抱,到了夏日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入了海绵城市技术,适当点缀雨水花园。”经开区建设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清园采取了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多种海绵设施,过滤、净化雨水以达到消减雨水径流量的作用。建成后,污染物削减率可达55%。
新标准实现“水岸同管”
离碧水河仅两三公里的何古桥河,同样也在此次美丽河湖行动中实现了“精装版”升级。何古桥河是无锡重要入湖河道小溪港的一级支流,全长1650米,宽约12米,沿岸生活着凯发苑小区等众多拆迁安置居民。
来到何古桥河边,只见河面整洁、两岸水草丰茂,与河岸相连的小游园空间舒朗,视线通透,景观错落有致,附近居民三三两两在此散步游玩。“现在是由里到外变美了!”家住凯发苑的居民告诉记者,虽然前几年经过治理水质有了很大改观,但有时候河面会有垃圾。最近两三个月,这里的环境改变很大,不仅增加了景观石、路灯,最令人欣慰的是河面、游园都很少有垃圾,走在河边感觉清清爽爽,人气明显旺了不少。
工作人员表示,自美丽河湖三年行动以来,这条河就开始实施新的保洁标准。通过加密保洁频次、加大保洁覆盖范围,对何古桥河全面实行“水岸同管”。“以前只对水域面积保洁,现在扩大到河湖两岸10米范围,包括草坪都要全覆盖养护。”一位正在打捞河道垃圾的保洁员对记者说,现在的工作量明显大了。
“下个月,这条河的保洁就要实现第三方外包服务了。”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市场化机制并加强考核后,通过聘请第三方进行专业保洁,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管。
一批生态示范河道亮相
来到梁溪区的大寨河河边,只见河中再力花、狐尾草等水生植物摇曳生姿、步道上新修建的凉亭为市民休闲提供了新去处。“以往挨着广益路的河岸边种满了密密麻麻的灌木,走在路上几乎看不见河道,灌木丛后有不少偷扔的垃圾。”一位在此散步的居民表示,不要说散步了,平时都不愿靠近这里。随着美丽河湖行动的启动,梁溪区不仅提高了水岸保洁标准,还重新规划设计了大寨河沿线绿化景观,建设了一条2198米长的亲水步道。
走在锡山区北兴塘河边,除了错落有致的绿树、蜿蜒前行的彩虹步道,还有简洁平整的亲水平台。“以前只有单调的绿树,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大变样了!”摄影爱好者林阿姨举起相机这里拍拍那里照照,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当前,区河长办正就北兴塘及其7条支浜整体水环境面貌提升商议制订方案,明年这些支浜也将因地制宜建桥、修岸、植绿等。
“‘河长制’持续10余年,重点在提升水质。而河湖水域岸线总体外观形象水平不高,就需要通过‘美丽河湖’行动,进一步营造‘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新气象,整体提升亲水空间品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眼下无锡正通过挖掘水文化底蕴,对市区90条河道、2段湖岸、7个湿地公园同步展开河湖岸线景观提升。
通过前阶段的精雕细琢,目前大寨河、谢印河、碧水河、九里河、伯渎河、走马塘、何古桥浜等一批大小不一、景观别致、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生态示范河道惊艳亮相,正成为百姓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下一步,市美丽河湖办将组织第三方机构就建设质量、管理效果开展明察暗访,通过“红黑榜”“抄告制”加强考核监督,推动长效管理。
(晚报记者 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