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0年度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科技项目——《帕金森病FIX立体定向干预治疗体系》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易可中医医院举行,来自锡城多位治疗帕金森疾病的神经内科大咖参加。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易可中医院创始人之一、上海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魏江磊说,目前帕金森无法治愈,“快速发展期”是可控的,决定即日起招募100名80岁以下的帕金森患者一同参与课题研究。
打破治疗“瓶颈”
专家从中医药寻求“出路”
帕金森的三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障碍,六大非运动症状为失眠、焦虑抑郁、嗅觉减退、流口水、便秘、夜尿多,现有医疗手段都束手无策。这也导致目前,帕金森的治疗进入“瓶颈期”。
现场,多位神经内科大咖表示,中医药被寄予厚望。魏江磊教授领衔的课题,围绕上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通过中医内服、中医外治、易筋经导引、药膳等四大治疗方法来打破治疗瓶颈,并独创俱乐部模式,让患者快乐治疗。
聚焦快速发展期“可控”问题
以“标准化”造福患者
2015年,魏江磊因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获当年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科技三等奖。项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其主推的脏腑辨证施治疗法减少了患者16.29%美多巴用量,并减少了长期用药引起的运动或非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西医出身的他投身中医药之后,在帕金森治疗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更好挖掘中医药在帕金森治疗上的潜力,他将获奖项目在无锡落地,形成了《帕金森病FIX立体定向干预治疗体系》课题,并成为2020年无锡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科技项目。
多年临床和学术研究,他认为,尽管帕金森目前还无法治愈,但其快速发展的问题其实是“可控的”。课题项目旨在于临床操作上再次提升,包括在内治、外治等各项操作过程中采用国际最新的帕金森测评量表,将治疗过程形成标准,以“标准化”造福患者。
为继续记录数据,在科学统计的基础上把课题做得更好,特招募符合条件患者。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