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二泉月·书苑

善因妙果

关于《梁溪书画名家作品集》

  | 董 晓 文 |

  我自幼受家庭熏陶,读书写字是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文化人总有热爱国家、造福人民的志向。独善其身不甘心,兼济天下无机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做个文化工作者,或许对社会贡献更大些。工作之余,除了读书写字之外,我还致力于对无锡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我爱家乡这块乐土,二十多年来,节衣缩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藏了许多无锡籍书画名家的作品,洋洋洒洒,十分可观。从全国来看,地市级城市有如此数量之多、水准之高的书画家群体,是十分罕见的。

  无锡画家有着非常独特的流派特征。

  第一,无锡画家十分重视人品修为的自律和塑造。东林书院是无锡人的骄傲,影响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秦古柳先生一直谆谆教导学生,“艺品即人品”;胡振先生在日寇侵占无锡后,不愿出任伪职,还刻了一方印章“大浊道人”。足见其热爱国家民族之气节,这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自豪。

  第二,无锡画家十分重视书法。秦古柳先生收入室弟子,先从教书法入手。四川画家陈子庄说,画家字不好画就不要看了。中国画首重笔墨,笔是从书法里来的,不是从西洋素描里来的。无锡画家对书法的重视,艺术水准之高,是全国少有的。

  第三,笔墨就墨而言,黄宾虹先生高度概括为七墨法,实质上都依赖于水这个介质。没有书谈不上笔,没有水谈不上墨。无锡画家在用水上都有高超的技法。从倪云林、王孟端、秦炳文、韵香等,到近现代吴观岱、钱松嵒、贺天健、钱瘦铁、秦古柳、董欣宾诸前辈,包括现在健在的广大书画家,都在用水上有着独到的认知。江南水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养就了无锡画家水色清丽的风格特征。

  第四,无锡画家十分重视对传统理论的探索和总结。从邹一桂的《小山画谱》、秦祖永的《桐荫论画》到钱松嵒的《砚边点滴》、董欣宾的《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等,理论上都达到了非常的高度,并且这些理论不是东抄西搬的“二脚书柜”之作,都出自个人的亲身体悟,具有很好的创作指导意义。吴观岱、秦古柳等虽然没有理论著作问世,但往往几句话的题跋,很有真知灼见。

  无锡历史上没有载入通史的大书法家,书法专业史有记载的也仅是像钱泳这些二类书法家,主要原因是对他们的艺术缺少整理、挖掘和宣传。由于无锡画家普遍重视书法,所以这里一些画家的字都十分出彩,倪云林、王绂、王问、钱松嵒、秦古柳、董欣宾等,书法都很优秀,如果他们以书行世,都会是一类高手,只是他们的书名被画名所掩了。

  梁溪河静静地流淌着,似在诉说着梁鸿、孟光的动人故事,梁溪画派在几百年的传承中,虽无名分却实际存在,好好挖掘其人文价值,远远超过艺术的本身,以此为精神食粮培育正能量,是一件积德的事,从因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因”,故我以星云大师书写的《善因妙果》作为书名,并以此书献给家乡父老乡亲,衷心祝愿家乡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繁荣,民生更加幸福,人心更加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