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5日11时23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九寒天”到了。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月5日左右为“小寒”,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冷积久而寒生,“小寒”表示天气寒冷,但寒气尚小,还未达到最冷时节,再过半月“则大矣”,也就是进入“大寒”节气了。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在一般年份,“大寒”要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也有“小寒”比“大寒”冷的时候,“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到了如此寒冷的季节,河流冰封,土壤冻结,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地万物,一片寂寥。
虽然“小寒”标志着严冬的来临,但寒到至极便是即将回暖之时。对大自然敏感的生物界开始萌动:冬阳淡淡,瘦梅先发;雁思北乡,鹊始筑巢,连山林中的雉鸡也开始鸣叫起来。
传统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最冷之时阴邪最盛,因此“小寒”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要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体质,不可随意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