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期末,不少同学和家长已经开始着手期末复习了。不少家长反映说看着孩子复习时出现一些问题却束手无策,只能跟着干着急。那么,孩子在期末复习阶段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对策呢?一起来看这份助力宝典。
一、复习没有计划,缺乏针对性
很多孩子对重大考试的复习并没多少认识,用一些孩子的话说就是多看看书、多做做题就行了,所以别人看书他也看,别人做题他也做,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看着也是复习了,但效果却相距甚远。
这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准备是不行的。
对策:
1.帮助孩子先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平常学习好的,那复习的重点就是查缺补漏,争取考得更好;平常学习一般的,复习的重点就是提高整体实力。
2.帮助孩子制定复习计划。了解考试考点,基础知识怎么复习,重点、难点怎么复习,作业怎么写、题怎么做,时间怎么分配,都要提前考虑,以免手忙脚乱,越学越心慌。避免“题海式”复习。
3.根据在校情况帮助孩子完善复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计划,另外最好能和老师保持沟通,随时发现新问题,改善计划。并且要打印张贴,监督孩子严格执行。
二、忽视作业,不重视课本和课堂
有些孩子觉得快要期末了,老师日常留的课堂作业就不重要了。这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是“以作代考”,一边复习一边认真写作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导孩子牢记概念,题目做错了及时回到课本中,看一看是不是概念公式记错了。让他们认真跟着学校老师的进度走,把课堂和课本当做主要的复习材料。
对策:
1.督促孩子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作业和复习要两头抓,分清主次。
2.带孩子时常温习课本概念,抽查孩子对于课本内容的记忆程度。不要让孩子过分依赖课外辅导,对于知识的梳理自己做的才是记忆最稳固的。
三、不重视错题,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容易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有的题目在前一次考试才做错,类似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还是会丢分。
试卷中真正很难的题目,也就占10%~15%左右,大多同学也不会做。但是,以前考过的那些题,孩子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对策:
1.让孩子学会整理错题集。
2.期末复习的过程中,敦促孩子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重新去温习错题集。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做完之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漏洞。如果再次做错,那就要仔细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做错,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因为学艺不精,一点思路都没有,又或者是题目非常难。了解了自己犯错的类型,再对症下药,请教同学或老师,及时进行修改和纠正。
四、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向老师提问
小学中不爱提问的孩子很多,有的是怕老师,有的是不好意思,有的是怕同学嘲笑自己显摆……总之就是不愿开口。
这个问题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会很严重,时间紧迫,如果拼命钻牛角尖,就算最后做出来了,那固定时间的复习效率也会很差;如果自己不会又不问,问题搁置,那考试中遇到肯定会失分。所以多问、爱问,才会让复习效率更进一步。
对策:
1.鼓励孩子遇到问题大胆问老师,如果不想一次又一次地问,也可以把遇到的问题、难题先整理起来,找个时间集中问老师,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思路,再听听老师的解答,这样记忆会更深刻。
2.期末复习期间,孩子的心情、生活都会受复习考试的影响,所以不只是学习上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可以找老师聊聊,很可能老师的一两句话,就能减轻孩子的紧张情绪。
五、复习期间光学习不“演习”,心理素质差
很多孩子也按计划努力复习了,但越临近考试越紧张,最后导致考试的时候发挥失常,遗憾不已。
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素质和考试策略的考验,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又没有答题技巧,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想考好很难。
对策:
1.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演习考试,可以拿一个知识点的习题进行,也可以拿一次作业、一个单元、一个专题进行考试演习,限定具体时间,家长监督检查,或者让孩子检查。每一次的锻炼,对孩子的考试心理、做题技巧会有很大提升。
2.复习中预先摸清题型设置,看好题目难度从易到难找到适合孩子合理的解题方式。有时候按顺序答题并不能百分之百让孩子发挥实力,遇到难题鼓励孩子不要气馁。
六、复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合理的复习时间安排也非常重要。一直在高强度的复习之下,孩子的精神压力大,有可能会导致精神的不集中,长时间看书,对书本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事倍功半。更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失眠的状况,更加影响发挥。
对策:
1.让孩子经常换换脑。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让孩子停下来到户外运动运动,又锻炼身体还能让大脑放松。
2.正常的作息是关键。规律的作息能让孩子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早睡早起,不让大脑考试时间犯困,形成与考试时间一致的作息,让大脑规律地运转,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考试。
链接:
比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鼓励
相信孩子
作为父母,一定要信任孩子。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向上的欲望,只是有的没有被激发,又或者被埋没了。如果孩子学习暂时出现了困难,成绩比较落后,不要流露出失望或者“你肯定考不好”的语气,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扬起自信的帆。
鼓励孩子
孩子需要鼓励。越鼓励他,孩子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越大,信心越足,能够摆正心态参加考试。因为一句话、一件事改变人生的事例很多。作为父母要善于拿起表扬的“武器”。
关注态度
父母要注意避免眼睛里只有分数,以免伤害孩子学习积极性,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家都清楚,孩子之间的差距大多不是智力,而是态度和习惯。
复习阶段,孩子学习态度上出现问题,家长要予以纠正。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讲究方式方法。
做好后勤
孩子在复习过程中会感觉到疲惫,家长要做好保障工作,适时给孩子补充能量,准备好营养丰富的饭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健脑的坚果等。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考试期间也要做好充分准备,按时送孩子到考场考试,不要慌慌张张影响孩子的考场情绪。
适当指导
低年级孩子,家长注重解题方法的渗透,指导孩子做试卷,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高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重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以身作则
孩子写作业复习时,家长不要坐在一旁玩手机,更不要催促、指责,面对孩子的错误,要多一些耐心。孩子在复习的同时,家长也要看书学习静心做事,给孩子做出榜样,不光孩子复习考试,父母也在努力提升自我,共同进步。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