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乐龄·悦苑

​越来越多老年人上网成瘾

​老年网瘾背后是孤独

  一大早刚起床就戴上眼镜戳手机;半夜不睡觉窝在沙发里刷视频……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了“手机控”,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专家分析认为,沉迷上网是老人内心孤独的一种表现,太过于沉迷手机会成为老人健康的潜在危险源。因此帮助老人摆脱“刷网”,子女的陪伴和社区的引导不可缺位。

  老爸变“宅男”

  起早贪黑线上“种树”

  在线“种树”、在线游戏……看着父亲每天都紧盯着手机,赵女士别提多担心了。

  两年前,赵女士为老爸更换了新款智能手机,并教会他如何使用微信等常用软件。“我爸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和人交流。退休之后,我担心他老闷在家里,别再憋出病来,就买了新款智能手机给他解闷,想着丰富一下老人的退休生活。”没想到,70多岁的老爸挺“好学”,很快就将智能手机如何使用摸得门儿清。

  但没多久,赵女士就发现了问题。原本爱读书、爱看报,没事还愿意上公园遛遛弯的老爸,现在变成了标准的“宅男”,每天从早到晚捧着手机不撒手,书报丢到了一旁,连上公园遛弯都不肯去了。

  偷偷将父亲的手机拿过来一看,赵女士挺惊讶,只见手机屏幕上,除了自己当初安装的几款常用软件外,老爸还自行“开发”了手机的新功能,不但下载了连连看等网红小游戏,安装了读书软件,还在网上“种树”“种花”。

  “您别老盯着手机了,还不如在阳台上种点儿花。”赵女士担心父亲的视力和颈椎。“你不明白,等我这网上的果树结出果子来,人家会给你寄一箱真正的水果来家呢。”老爸说。

  “那您也别费劲种了,我直接给您买一箱水果不得了。”赵女士的提议遭到老爸的反对:“你别管,我就乐意在网上种,有乐趣。”

  从早晨起床,赵女士的父亲就戴上眼镜,斜倚在沙发上开始“戳”手机,整整一个上午,连姿势都没怎么变过。

  赵女士和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盯着手机长达十多个小时,老这样下去不行,身体都要垮了。俩人一合计,每天强行将父亲“轰出家门”,要求赵大爷必须户外活动一小时才能回家。

  老妈总熬夜

  凌晨刷机挣“金币”

  上个周末,周先生参加了一场朋友聚会,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老妈原本早就该睡觉了,可当他推开家门,却发现老妈还在客厅的沙发上举着手机。“一开始,我还以为她在等我回家,后来才发现,因为客厅网络信号好,刷机不卡顿。”

  周先生发现,60多岁的母亲最近迷上了一款刷机挣钱的APP软件,只要按照页面要求完成任务,就能获得“金币”,并且有机会兑换成现金。邀请好友加入、每日签到、阅读文章或者视频达到一定时长等等,系统都会奖励数量不等的“金币”。

  为了挣现金,周先生母亲的手机就跟长在手上一样。每天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就玩手机,晚上半夜都关灯了,还能摸着黑玩上好几个小时。扫地的时候,左手握手机,右手挥扫把;炒菜的时候,一手握锅铲,手机放灶台,动不动就要刷两下;吃饭的时候,手机紧挨碗边儿,筷子经常夹不准菜。

  “这个软件真是害人,用一点儿小恩小惠就把老人给拴住了。”周先生说,“我妈每天在这个软件上耗时高达七八个小时,怎么劝都拦不住啊。”

  声音——

  子女应给予陪伴 社区引导不可缺

  “太愁人了,小孩的手机可以设置‘青少年模式’,老人的手机能不能也推出个可以定时强制禁用的‘老年人模式’啊。”不少家庭的老爸老妈自打用上了智能手机,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授刘志成认为,手机可能成为老人健康的潜在危险源。首先是对视力的危害,长时间、短距离、固定位置这些看手机的姿势让视力调节功能处于闲置状态,导致视力退化。老年人的生理调节功能正在快速退化,痴迷手机更会加速退化。其次是增加摔跤的风险,走路、上下楼、坐公交看手机,都有可能不慎摔倒导致骨折等。

  刘志成建议,老人可以玩手机,但是玩的时间不要太长。老人感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多些活动,多些户外,少些宅居,最好是到社区做一些公益活动,用好手机功能,让生活多彩起来。

  “我也是一名老年人,平常就经常参加街道举办的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活动,跟同龄人常交流,心情舒畅了很多,社区的正向引导不可缺位。”刘志成还建议,对于老年人而言,家人的关爱和沟通也尤为重要,子女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陪伴,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心灵慰藉。

  关注——

  ​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即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导致黄斑变性,如同患上了“眼癌”,完全无药可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年龄、眼部炎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眼睛暴露在强光下等,这些因素与在黑暗中玩手机,以及长时间看手机并无直接关系。

  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由于自身基因突变引发。“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不过,虽然这一说法并不科学,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 (北晚、科学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