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元旦钟声的敲响,我这位82岁的洛社老年大学中医养生保健班的“大学生”正式结业了。回想七年来的老年大学学习生活,一幕幕情境让我魂牵梦萦、颇有感慨。
养生保健班赵峰老师是个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行家。我自知年岁已大,记忆力衰减,于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笔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回家及时复习,反复翻书消化,使之变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在自己身上找准穴位,及时实践掌握使用,每天分二次按摩。对一些相关医理知识在弄懂的基础上整理归纳,用图表方式化为自己能理解和记忆的知识体系,整理成相关知识笔记27页。要全部记住周身穴位是困难的,我基本了解了适合自身的几十个重要穴位。
通过七年学习,我从不知五脏六腑的医盲到学会自我保健的明白人,懂得了好多医理常识,掌握了一套利用穴位养生保健的手段和方法,使我的体质有了明显好转,基本治愈了多个老年性慢性疾病。
关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知识在中医学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比较难掌握。中医认为:“阴”是指人体的血液及各种津液等物质,“阳”是指各脏腑的功能情况。以人体内血液循环为例,“血”为阴,“心脏功能”为阳,血在人体内循环,血流是主体,心脏是血流的搏动器,通过搏动将含有氧气和营养的血液传送到全身,血液、心脏两者合而为一维持人的生命。只有血没有动力送是一腔静止的血;反之若光有心脏搏动,没有血液可送,血循环就无法运转。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叫做阴阳平衡共存。我边学边用,大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乐趣。
(杨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