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名门之后 成传承锡剧 新势力

王子瑜获“中国戏曲 十大青年领军人物”称号

  本报讯 王子瑜最近“喜事连连”:新戏《泰伯》好评如潮,结婚生子迈入人生新阶段;参与戏曲电视文化类节目《擂响中华》第三季的录制,与全国14个代表性剧种的18位优秀青年演员齐聚,经多轮较量,获“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人物”称号。

  这次参与“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人物”竞争的选手来自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锡剧等剧种,9位评委均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锡剧“彬彬腔”第三代嫡传王子瑜经网络观众投票获“网络人气王”第一名。他以代表作《珍珠塔》《泰伯》《二泉映月·随心曲》选段的展示,最终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王子瑜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就期盼能和爷爷、父亲一样成为出色的锡剧演员。但王子瑜学锡剧是“半路出家”:回归锡剧前,他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昆曲老生行当。“小时候长得有点胖,脸圆圆的,怎么看都不是小生的模子,却被省昆的花脸演员赵坚相中,恰好省昆剧班招生,父亲便将我送去应试。”那时他不会唱戏,却将刘欢的《好汉歌》唱得特顺溜,再加一套广播操进行形体表演,一试而中,此后开始了6年的昆曲学习。由此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在2007年全国昆剧大奖赛中获优秀表演奖,又在2009年、2011年获第四、五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银奖。

  如今,王子瑜已积累了七八台大戏,有传统大戏《珍珠塔》《玉蜻蜓》《狸猫换太子》,也有原创新编大戏《二泉映月随心曲》《繁漪》《锡商》,还有新剧《泰伯》。回想起10年前,小王彬彬与王子瑜父子俩合演锡剧《珍珠塔》,作为“客串”演出的王子瑜,对于场内观众对他回归锡剧的期盼,感动万分。排演《二泉映月·随心曲》时,王子瑜有过困惑、琢磨和探索,“就像排练《泰伯》时,高频的唱段,压力特别大,这出戏是典型的男人戏,我的戏份达85%以上”。对于自己的成长,王子瑜坦言:“从昆剧改成锡剧,障碍是肯定有的。表演不一样,唱腔不一样,行当也不一样。”直到今天他都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锡剧的点点滴滴。

  尽管已被称为“小小王彬彬”,也有着家族的传承,但王子瑜更愿意做自己:“我不是一个喜欢接受安排的人。我唱的曲子和爸爸、爷爷都不太一样,我其实特别想做王子瑜。我会努力学习前辈的东西,但趁着年轻还有些想法时,更想创新糅合一些不同的东西。”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