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天下

我国首批电竞本科生即将毕业

他们就业为何“不电竞”

  今年夏天,2017年入学的首批电竞专业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就业大考。

  时间倒退十年,或许没有任何高三学子会想到自己将把大学四年投入到“电竞”中。这个建立刚满4年,饱受质疑的新专业,将送走他们的第一批学子,市场将如何看待他们?

  ■ 纷纷“转投”其他行业

  “班上就业情况特别好,但严格来讲没有从事电竞工作的同学。”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17级数字娱乐专业的陈子航说道,即将毕业的他选择前往国外深造,转行学习其他专业。与他相似,同班的张晓萱也放弃了电竞,转而进入某互联网公司,从事传媒相关工作。以中传为首的一批院校开设电竞专业,释放出的是行业未来将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的信号。但从实际采访来看,电竞专业教学体系该如何搭建,师资队伍怎样建设,以及理论和实践脱节现状该如何破解,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使得电竞教育的实际价值还未充分体现。

  ■ 就业为何“不电竞”

  “大家就业方向更偏向游戏,而非电子竞技。大部分人进入互联网大厂或者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游戏技术类工作,约有六七个同学选择读研,其他同学可能会转行,例如回去考公务员等。”陈子航介绍道。

  是他们抛弃了电竞,还是电竞抛弃了他们,其实很难说清。

  在全国23所开设电竞相关专业的院校中,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内第一个开设电竞专业的211高校,该专业被划分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下,主要包含游戏设计、电竞管理等。今年毕业的数字娱乐方向的20位应届生,也是电竞专业第一批毕业生。

  陈子航有丰富的电竞赛事策划、筹办经验。他在大二就已有能力筹办百人规模的电竞联赛,大四凭借丰富的经验,进入某一线互联网大厂头部手游赛事部门实习,但却在留用竞争中落选。

  “部门最后留用的几个都是985的研究生,更高的学历和学习能力,使得他们被老板认可。”陈子航说。

  更多同学则是出于实际考量转换了就业方向。

  根据人社部《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统计,2019年上半年,电竞行业实际销售收入513.2亿元,电竞从业者超过44万人,平均月薪超过1.1万元。

  但在采访中,多位同学表示,电竞相关工作的工资并没有那么高。“除了某些一线大厂的电竞部门,大多数电竞公司都属于乙方,从事一些很执行性的工作,起薪比大厂的游戏策划也低很多。”陈子航说。

  ■ 既玩游戏,也学高数

  从班上同学们的就业反馈来看,目前电竞行业对于应届生的学历要求普遍不高。“对于除互联网大厂外的电竞公司而言,211大学毕业生已经是很难招到的学历水平了。而对于这些公司而言,花这笔钱去招一个高学历应届毕业生,远不如招一个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来得划算。”陈子航补充道。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娱乐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电竞只占全部课程的一小部分。

  具体到课程,电竞方面,学校与英雄体育(VSPN)合作,开设了包括电竞概论等基础理论课,也有赛事导播、赛事运营、游戏数据分析等实践课。电竞之外,学生还需学习数学、游戏技术、美术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高数线代、C语言、3DMax、数字图像制作、音视频剪辑。

  学习过程虽充满乐趣,但在不少同学看来,一些课程的设置和规划还不太成熟。谈及专业学习感受,张晓萱表示,“在选课上,专业限选其实没有什么可选的余地,基本要把所有课都选完了,才能修够学分。其次,电竞专业课多是外校老师来授课,课程源于他们的内部培训资料,授课对象主要是管培生,在课程匹配上面临一些问题。”

  ■ “正规军”优势何在?

  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业界还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电子竞技运营师”技能标准显示,“电子竞技运营师”是指在电竞产业从事组织活动及内容运营的人员。该职业需具有良好的观察、理解、应变、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及自主学习能力。

  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沁沁表示,理解电竞专业,首先要把电竞放到大文化产业中来看待。电竞企业需要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的人,包括法务、计算机、转播等,企业要求应聘者在具备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对电竞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而目前电竞专业四年的学习,究竟能否提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供这些技能,他们目前的学习能为自身带来多大的就业竞争力,其实仍待商榷。(文中陈子航、张晓萱均为化名)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