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上下进行的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领域建设热潮中,最基础的机械焊接部分都和无锡的一家企业渊源深厚——作为多规格焊机设备全国占有率最高的供应商,无锡汉神电气牢筑技术底座,用科技和创新完善这场自下而上的“工具”之变,形成价值链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协同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的综合优势。
高级焊工“卡脖子”问题解决了
“一项技术,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生态。”从开创企业到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凭借多规格的激光焊割设备,无锡汉神电气股份公司2019年起跻身国内焊割设备制造领域的“第一方阵”,且因成功开发国内最大型激光焊接机焊接中国最高端的动车组和高铁车厢厢体,该焊接机被评为江苏省首台套大型设备,由此成为装备制造领域内的顶级供应商。公司创始人何晓阳带领团队奋斗了25年,从一家校办小厂起步,改变了传统焊接设备“傻、大、笨、粗”的行业主流面貌,改写了一场“中国制造”不断挑战“痛点”,抢占行业领域潮头的奋斗历程。
早在2000年初进行市场调研时,何晓阳就发现,全国多数中小企业依赖人工焊接,优秀的焊工极其难找,人少,工价也贵,高级焊工长期成为制造行业中最紧俏的技术工种之一。为了摆脱这种生存依赖,研发、生产能“傻瓜式”操作的智能化焊接设备,成为他的愿景。轻巧的徒手操作、自动对线纠偏、无粉尘、免示教等技术难点和痛点,一一迎刃而解。
昨天上午,从没有接受过专业操作培训的记者手持一新款三维激光焊枪,没有四溅的焊花,10秒内就完成了一款小型20厘米长度不锈钢金属件的焊接。“小白”即可秒速上手,却能做出完美无瑕如大神级的严丝合缝效果,手持式激光焊割设备让工匠技能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容易。“要达到这样的焊接水平,如果用传统焊机,焊工至少要培训半年以上,还不可能做到一上来就一气呵成。”拥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的李猛刚描述自己的人力操作优点是出手稳和准,但现在自己的这种优势不再明显,“用手持激光焊枪做金属拼接,又轻又快又好,每条焊缝都又直又匀,而且这种设备不会造成材质变形变异,几乎没有损耗!”“现在购买手持激光焊接机的供应商就像去年抢口罩机一样疯狂。”
先进制造业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经过多年攻关,他们以变频技术为手段,开发出功率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的逆变焊机,彻底改变了行业内焊机普遍笨重的模样;近年来,随着工业加工不断朝着精细化、非标化走向的趋势,用激光技术“嫁接”焊接工艺,完美攻克了传统焊接操作不便、焊面粗糙、水平参差等行业加工精度普遍偏低问题。
科创原生动力打开新局面
就在上周,汉神为中国中车株洲工厂“上门服务”。甲方工厂因订单紧急,需要一体化焊割的高铁车厢难以整体运输到无锡加工。手持激光焊割设备的进场,完美解决了这一工艺打样需求,一个五六人的焊工小团队,只用了5小时就解决了传统方式需要一整天工作时间才能做到的快、准、稳。
如今该公司已成功研发多类别焊接机器人、手持激光焊机、大型龙门激光焊割机等创新型焊割设备,无论是超薄的指甲盖大小的线路板芯片、手机震动子,还是超厚的船舶、航空领域基础件,抑或是材质特异的新型材料、有色金属等,昔日这些焊割领域的行业“难点”正因技术的迭代进步一个个消弭。“对焊缝要求极高、密封性能极其注重的核电反应堆燃料搁架也是采用我们的激光和机器人焊割设备加工的。”对于技术的自信,“汉神”近几年帮助一批传统企业实现机器换人、转型升级。在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汉神着力解决防疫之痛,紧急开发制造口罩急需的超声波焊接机,迅速生产大批超声波焊机供应全国,最近刚获评江苏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晚报记者 陶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