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家过年是人们心中抹不去的情结。但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就地过年,成了今年的“主旋律”——与家人暂时的相隔,就是在尽最大努力隔断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每一个游子的付出,成就的是小家与大国共同的平安吉祥。
隔地不隔心,就地过年,正是为了更好地团圆!“距离”并不意味着爱的缺失,反而会在思念中变得更加亲密。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过年暖洋洋之一封家书专栏,以“纸短情长”的形式,用几句平日无法说出口的心里话或者一封饱含牵挂和叮咛的家书,去书写爱、表达爱、传递爱,让这些“鱼封雁帖”穿越关山,给家人和自己关怀与慰藉。终究,只要爱在,哪儿都有年的味道!
“妈,这是我炒的大盘鸡。今年不回家了,你们放心,公司组织我们一起高高兴兴过大年,每人动手炒了一个家乡菜。”
这段话,是无锡市科虹标牌有限公司入职不到一年的顾海蓉在公司宴会上和妈妈视频连线所说的话,其实她内心很想家,但相隔两千多公里,辗转回家风险太大,她准备再等等。
一包裹思念
“我们家离新疆很近,饮食和风俗也接近”。顾海蓉外出打工已十余年,早年在上海认识了家在江苏的老公,如今已有两个女儿。这个春节,她选择留在无锡过年,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上海读书,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娘家人也聚不齐,大哥和二哥都在外打工,有人能回,有人像她一样坚守岗位。
虽然远离故土多年,但大西北的家依旧是顾海蓉心中最想念的地方。父母种的麦子和玉米是最香的,满地跑的鸡、羊让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下来。她与老公相识相恋,毛脚女婿上门时,家人从没说过一个“不”字,女儿远嫁的不舍全放在心中。顾海蓉常说,但凡当时知道父母不愿她远行,她就不会嫁到千里之外,当时懵懵懂懂,直奔着爱情而来。
“出嫁的女儿要在年初二回娘家拜年”,顾海蓉说,这是老家的风俗。老公和她两人早早就商量好,成家后春节一年隔一年陪伴小两口各自的父母。去年,本该是小夫妻回甘肃过春节,疫情阻挡了脚步。这一年,海蓉家中盖起了类似四合院的新房,她很想回家看看,“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父母的不易”。
父母也得知了她不能回家,寄来了家里的鸡肉和羊肉。接手快件的那刻,她隔着包裹都能感受到父母对游子的思念。春节期间,她说自己会动手做老家的大盘鸡,放入各种食材……
最大的憧憬
“我能照顾好自己”,顾海蓉说,最近经常跟父母视频连线,看到镜头那端母亲精神不错,她就放心多了。她说,母亲做事特别认真,哪怕蒸个馒头也要做得最好。这种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影响着她,在工作岗位上,她总会早早到岗,把办公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
顾海蓉是包装车间一名普通的新员工,但敬业的精神让同事和领导对她刮目相看。“都知道我家远,总会嘘寒问暖”,顾海蓉说,厂子很大,但总有人想着她。春节期间,公司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在忙碌了一年后,停下脚步看看无锡的景色。
“希望女儿们能好好学习,学有所成”,顾海蓉说,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她和老公最终选择在无锡落户。“新房今年夏天应该就交房了”,她说,虽然买在较为偏远的地方,但有三个房间,社保交满一年就能把孩子从上海接到无锡读书了。小两口商量,辟出一间老人房,让父母随时来新家走走。“上一次父母来上海看我们,挤在小房子里,很不方便。以后来,就可以住在他们独立的房间里”,这是她和家人聊得最多的话题,也是新的一年里最大的憧憬。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 朱浩/摄)
顾海蓉 34岁 甘肃张掖人
爸妈: 等到疫情结束
我们一起回老家
我在无锡买房啦
夏天应该就交房
会给你们留间老人房
欢迎你们随时来无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