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酿面筋
这是锡城著名的传统菜肴,逢年过节时,家家都要烧煮。家有客人来时,待客时桌上也少不掉一碗肉酿面筋。肉酿面筋制法相当简单,烧煮时,如再加上冬笋、香菇、黑木耳、金针菜等,其味更佳。
肉酿面筋中的主料——清水油面筋是无锡土特产,属于无锡三大特产之一,迄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油面筋是以小麦蛋白质粉为原料,制作中小麦面粉经过水洗,洗后过滤剩下的就是水面筋。要是把水面筋揉成小球,放在热油锅里一炸,则会迅速膨胀变大,炸成金黄色捞出就成为极具特色的无锡清水油面筋。油面筋都是用素油炸制,成品大小均匀、金黄溜圆、油光闪亮、皮薄松脆。
要说清水油面筋的来历,最早还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师太油炸出来的。五里街梢的大德桥畔有座尼姑庵,无锡城乡的一些老太太会来此念佛坐夜,有时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常用生麸当主料,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不绝口。有一回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那天没来,好几桌的生麸早上已准备好了,过夜就不能吃。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生麸缸里,试着开了油锅把生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油多了些,待油一滚,师太怕生麸煎不透,特地剪成一个个小块,扔进油锅用铲刀翻了翻,只见锅里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蹿上蹿下,捞起后一尝松脆、喷香又鲜。便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为“油面筋”,从此慢慢流传开来。
油面筋吃法多样,既可加在各种素食中,也能与各种肉类搭配,炒、烧、煮汤均可。尤其是在油面筋中塞进肉糜制成的肉酿面筋,经得起久煮,不破不碎,口味更是极佳,趁热咬一口,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回味悠长。(金玉)
调 料:
酱油25克、黄酒25克、盐15克、白糖40克、味精10克、葱末5克、姜末3克、水生粉15克、麻油少许。
制 法:
挑选中等大小的清水面筋,将猪肉剁碎,配上盐、酱油、白糖、黄酒、味精、葱姜末少许搅拌均匀制成馅心;将油面筋剪一小洞,塞进馅心;炒锅上火加清水,黄酒、酱油、白糖、味精、葱花、姜末入锅旺火烧开,放入面筋转文火烧15分钟左右再用水生粉勾芡,淋上少许麻油即可。
特 点:
形似球状,柔软肥香,咸甜适中。烧煮时,如再加上冬笋、香菇、黑木耳、金针菜等,其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