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气温虽然多波折 服装市场俏争春

商户线上线下多渠道齐发力

  春节假期一结束,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市民纷纷“出动”,伴随着各处公园人流涌动,朋友圈美照层出不穷,各大商场里的春装销售悄然火爆,无锡的服装市场日渐“升温”。

  商场春装销售火爆

  个体商户卖起夏装

  前几天,无锡的阳光很是卖力,气温一路攀升。记者走访了无锡多家大型综合商场发现,时尚卫衣、碎花长裙、薄款风衣……各种款式的春装都已被悬挂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商场和沿街商铺一派“春意盎然”。

  “脱去厚厚的冬装就想买几件色彩亮丽的春装,和春天更配哦,”大东方商场一处服装门店里,市民王女士正在选购刚上新的早春服饰。“我们春节前就上新春装了,主要款式是小香风和针织衫,店里这两种款式的春装占了销售额比重的很大一部分。”该品牌门店店长孙芳表示,春节假期后来买春装的顾客比往常多,已上新的春款销量不错。

  在商场的男装区域,某品牌男装店内,春款也已上架,淡黄、天蓝、樱花粉等色彩明亮的短袖吸引了好几名年轻人驻足挑选。“今年因为天气较热,所以春款卖得比往年好。”该品牌男装店店长袁敏娟介绍,从春节假期开始,春装销量一路走高,最好的一天销售额达四万多元,是往年同期的近一倍,好几款春装已经断货。

  暖气十足的商场早在春节前就铺开了春装的销售,相比之下,塘南招商城批发市场的春装可谓姗姗来迟。在市场的服饰类大楼,记者发现不少个体商户都把销售的重点放到了即将上市的夏装上。一楼一家男装店内,记者随意逛了一圈发现仍以冬装居多,零星挂着几件短袖T恤。“春装还没开始卖,大概要到月底。”老板陈女士介绍,店内服装都是去广州等地工厂拿货,由于很多工厂还没开始上班,春节前备下的春款服装存货自然也很紧俏。“这时去批发不划算,而且很快夏装也要上市了,不如销售夏装。”陈女士解释,与专柜有品牌渠道做后盾不同,个体户的存货更难处理,在春装紧俏的情况下,为缩减成本,选择直接销售夏装更为明智。

  冬装打折力度大,顾客囤衣热情洋溢

  春装“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同时,冬装已进入打折清仓阶段。大东方商场内,一眼望去,有的店铺已看不到冬装的身影了。记者逛了好几家店才看到一家仍将冬装摆放在显眼位置的店铺,羽绒服、大衣等都是五折的折扣。

  “选择打折季买冬装,等到年底再穿的人还是很多的。”该品牌员工俞雪琴介绍,店内不少服饰都是经典款的,穿好几年都不会过时,所以这几天即使气温攀升,还是有不少顾客逛街时看到打折就进店选购。其中因为还处于可以穿大衣的季节,所以大衣的销量较羽绒服更好一些,不少款式已售罄。

  塘南招商城批发市场前的公交站台上,市民小薛和朋友小徐手里分别拎着三四个服饰包装袋满载而归。“买了春天的外套、卫衣、衬衫,冬天的厚外套还有鞋子,花了五百多元。”小薛说,本打算只买春装的,结果遇上冬款大甩卖,没忍住,还是买了一件,“能留着冬天穿,到时候这个价格就买不到了”。

  招商城三楼的尽头,孟老板的女装店内挑衣服的市民也不少。“冬装现在是打折的,刚刚就卖掉一件。”孟老板表示,现在店内冬装的折扣力度相当于不赚钱。“如果卖不掉就要返厂,同样的价格宁愿把钱早点收回来。”

  相较于打折取胜,也有品牌选择用降低定价但取消打折来吸引顾客。大东方商场内,孙芳所在的品牌就是如此,“虽然不打折,但前段时间还是以六千多元的价格卖出了一件皮草”。

  商户或坚守实体市场,或转变经营思路

  下午两点左右,塘南招商城批发市场内顾客零零散散。“从去年开始,明显能感觉到商城的人流量没以前多”,邢女士经营的女装店面积不大,但清新的风格还是能引得不少顾客进店一看。正值换季之际,邢女士春节以来做了不少生意,但当前的客流和疫情之前比起来,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更多人将目光转向网购,线下实体店受到了很大冲击,邢女士的营收也缩水不少。但她从没想过关闭线下门店:“总还有需要亲身试穿体验线下购物的消费者,衣服的剪裁和面料是线上下单无法感受到的。”

  “通过常年积累的老客户,只能维持经营,但传统渠道已很难获得增量资源”,虽然没有关张的打算,但实体店业绩的下滑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困境。今年,邢女士单独找了一个公寓,准备进行直播带货,“希望通过转变经营思路,线上线下两头抓,以带来新的增长点”。

  男装店老板陈女士已做了近二十年的服装生意,随着电商兴起,她的不少朋友对于线上卖货跃跃欲试,她却始终坚持做线下实体。她认为,如果现在才想到要通过小视频和直播做线上带货,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与其三心二意,不如牢牢把控自己的“主场”。目前陈女士的客户中,新增客和老面孔五五开,而且因为入行较早,她的客户遍布江浙沪,已不仅局限在无锡范围。

  “有的服装买家秀和卖家秀天差地别,有的是款式差不多,却偷工减料,一摸就露馅”,陈女士直言,做线下依然有无可取代的优势,可以让客户获得最直接和真实的感受。

  小香风走俏,风衣卫衣依然经典

  探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市中心商场里不少女装柜台陈列的样衣中都有“小香风”元素,引得不少消费者驻足和试穿。“我们家就是主推‘小香风’的。”孙芳介绍,店铺风格很受大学毕业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喜爱。品牌每年在基础的款式上对细节、颜色、质地进行改良,颇受消费者青睐。

  “他们家款式以经典基础款为主,虽然价位有些小奢侈,但耐穿不过时”,今年即将踏出校门参加工作的王翔,在原敏娟所在的品牌男装店内看中了一件韩式风衣,这是他正准备购入的职场“装备”。原敏娟介绍,今年店里最好卖的是夹克和风衣,因为穿的时间跨度大,实用性强,可适应不同场合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需求,从25岁到50岁之间的消费者都有。从设计来看,休闲风的男装卖得最好,其中又以英伦风和韩系风格较受欢迎。

  比起商场里动辄两三千元一件的春装,批发市场的价格更为亲民。“春装穿的时间短,大多是穿个款式,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流行,对于‘赶潮’人士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在塘南招商城孟老板的女装店里,记者见到了正在选购衣服的小乐,她表示,自己还是学生,喜欢服装搭配,招商城这里店铺多,风格多样,往往会有意外之喜。而且,由于还在读书,目前经济来源有限,性价比是她购物时的首要考虑。

  孟女士在春节假期后就陆续上了春装,但由于节前厂家备货少,今年春装的货比较难拿,目前已进入春夏装混卖的阶段。成排的衣架上,依然是开衫和卫衣摆在最醒目位置。“这些都是每年春装中最经典的款式,虽然今年春装量少,但我们没有涨价,希望薄利多销。”

  (晚报记者 张颖 陈钰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