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段超写实的“大白菜”油画短视频在网络上爆红,画面中白菜的脉络纤毫毕现,蜻蜓、瓢虫和小鸡跃然纸上,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咱们无锡也有一位画家费靓,尝试着画了一幅人物超写实画,据他所说,超写实人物画的难度可要大于“大白菜”之类的静物。近日,记者就去了他的工作室,一张人物超写实油画细致入微,让人误以为是超清照片。
堪比相机
挑战超写实画法
记者在画室里一眼就看到了一幅120cm×40cm大小的栩栩如生的少女半身人像,远远看去就像是真人站在那里。走近细看,细致线条勾勒出的秀发黢黑而浓密,耳边的碎发也根根分明;画中人的红润唇色与脸部肤色都呈现得十分自然;衣服的褶皱都异常清晰,尤其是牛仔衫的布料纹理都刻画地细致入微,仿佛伸手就能感受到布料的质感。让人不由得惊叹,这似乎就是一张高精度的放大照片,但却是实实在在用手工、用颜料绘制出来的。
费靓今年40岁,他从小就喜欢美术,在充满着油彩味的画室里,与颜料和画布打了近20年的交道。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就看着报纸等自学国画;在学校里上完美术课,回家继续自己摸索;后来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美术专业。接触到油画后,“那种色彩对我的冲击力更强,慢慢就喜欢上了油画”,这一画就是近20年。他告诉记者,这幅超写实画名叫《肖像之梦瑶》,画中的主人公梦瑶就是他的女儿。他之所以想画这样一幅画,是想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感情,“当时我用手机随手拍了一张女儿的照片,感觉很有画面感,就想画这么一幅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挑战一下超写实画法。说到超写实主义油画,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冷军,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2013年,费靓去上海看了冷军的作品展,当时就被大师“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画作深深震撼了。
“当近距离地欣赏画作时,就能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惊心动魄的力量,震撼得让人无法呼吸。透过层层油彩,能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出于对大师的崇拜,费靓产生了想要自我挑战的冲动,便开始尝试创作超写实油画。
不断尝试
摸索出一套方法
画展回来之后,费靓就尝试着临摹了冷军的《桃子》和《肖像之像小唐》。虽然绘画功底不错,但刚接触超写实油画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该从哪入手。“网上只能搜到一部分描述文字,但具体的步骤、技巧、材料、媒介之类的,包括怎么做底都不知道。”费靓只能就着手头现有的材料,先从临摹静物《桃子》开始一步步摸索。“先打形,把它按原尺寸的比例放大。然后根据原画的感觉,尽量去接近、去表现。”费靓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桃子》的临摹,慢慢找到一些感觉之后,他又开始临摹人物画《肖像之像小唐》,前后画了差不多七个月。
从不知道如何下笔,到不断地尝试、推敲,费靓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2016年,他正式开始创作《肖像之梦瑶》,断断续续至今,已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为何会花费这么久的时间?费靓坦言,画超写实油画对技巧、心态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拿脸部皮肤的颜色来说,这个颜色可不是一下子就调出来画到位的。“一开始需要用很深的颜色打个底,然后慢慢地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看似简单的颜色里包含有紫色、蓝色、绿色、灰色等。”费靓透露说,有的地方可能要画七八遍,甚至十多遍,“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强大的控制力和稳定的状态,“因为画细节时是很枯燥的,比如说牛仔服的纹理、头发丝等,需要控制好笔触和力度,专注地一笔一笔叠加上去,急躁或是手抖的话是画不好的”。一旦觉得状态不好,费靓就会停下来去画别的。“作画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每天花5、6个小时或7、8个小时,状态好也可以一天画13、14个小时。”即使这样一天也只能完成2个瓶盖那么大的面积,光是脸部就需要反复调整一个多月。而为了应对日常琐事或完成订单,费靓也会暂时放下创作,毕竟还需要“吃饭”。所以这样一来就画了好几年,“如果顺利的话预计还有半年时间能完成吧”。
意义何在?
自我的精进提升
说起前段时间网上火爆的超写实“大白菜”,费靓表示现在尝试超写实画法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看来,人物比静物难度要大一点,“因为自然界的东西是不固定的,叶子多一片、少一片,颜色深一点、浅一点都无所谓。但人物的五官等,是属于每个人的特征,你得准确表现出来。”
而这样的超写实画法时不时会在网上引起一阵“写实到底有没有意义”的热议。针对“画到丝毫毕现、精致入微,把细节处理到‘变态’的程度,不就跟照片一样了?你还不如打印一张,这么画还有什么意义?”的说法,费靓坦言一开始他也觉得这样的画作没什么意思,但是真正近距离欣赏过、亲手画过之后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在。“画超写实画时需要融入很多东西,调动起了我所有的绘画技巧,我的控制力、表现力,包括自信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费靓表示,这是很好的一次经验积累,再画普通画作时明显能感觉到更游刃有余。
油画作品之所以和照片不同,就在于照相机是用电子机械采集影像,无法捕捉到事物的色彩层次,而油画是通过肉眼一遍又一遍地去采集色彩层次这些微小的信息,并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和理解,再转移到画布上,传递到观众的眼睛里,这样的作品要比照片亲切和耐看得多,不是照片多少万像素能相提并论的。费靓是这样理解的,“超写实只是表现的手段,它有内在的东西,是有画面感的。超写实画最难的不是画到像,而是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整体的协调性。”
绘画没有一定之规,画出别人一眼就能看懂的东西,或是别人怎么也看不懂的东西,都是可以的。对于费靓而言,他更乐于随心而画,有一段时间想画风景就去画,想挑战抽象画那就去尝试。他时刻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哪怕是小区门口的一条河,路边不起眼的一棵树,穿过的云层一轮圆月,都能成为创作的灵感。“只要保持对绘画的热爱,不停下追求的脚步,只要这样画是件很快活的事情就已足够。” (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