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小记者

幸福中国年

广益中心小学五(5)班 锡报小记者 戴晓雨

  观看《幸福中国年》我有很多感触,其中三个主要片段让我体会到“筷子”代表的不同含义。

  片段一——传承。在上海长宁的一个普通家庭,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在教女儿学习使用筷子,女儿哭泣道学不会,但这位妈妈仍然耐心地教女儿,最终女儿学会了使用筷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筷子”不仅是吃饭的餐具,更是中国的文化精神,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筷子”的魅力。

  片段二——明礼。福建的一个大家庭,准备开始吃饭,但是爷爷还没有到达。于是爸爸压住了儿子准备夹菜的筷子,等到爷爷来才肯松手。“筷子”显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孝道”,展现出文明礼貌的和谐社会风气,让人向往。

  片段三——睦邻。四川有对邻居,一户只住有老爷爷孤单一人,大家称他为老王,另一户住有欢乐幸福的一家。当那一大家子准备吃饭时,可怜的老王,就站在门口眼巴巴地望着。这时另一户老爷爷走出来,到老王面前,邀请他去吃饭,老王拒绝了,说自己的饭在做着呢,老爷爷说要做早就做好了,来我这吃吧!不就是添双筷子嘛!“筷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把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筷子”传承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浓缩着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让我们共同继承并传承中国“筷子”及中国文化的魅力。

  (指导老师:朱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