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3月5日16时54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此时节“数九寒天”结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式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仲春时节。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惊蛰”,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曾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而改名“惊蛰”,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蜇虫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开始四处活动。“惊蛰”的另一个意义是春天的真正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一派浓浓春光,桃花、杏花、蔷薇盛放一时,枝头春意闹,春色美无边。
“惊蛰”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在不断升高,土壤解冻,春风化雨,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认定“惊蛰”是春耕的开始。
保健专家认为,“惊蛰”时节,天气虽日趋暖和,但气温起伏不定,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春捂”还是不能马虎,人们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