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在梁溪公安分局崇安寺派出所,张先生夫妇见到了失踪23年的儿子江江。当年,无锡成了这一家人的伤心地,孩子的消失让夫妇俩无法释怀,相聚的场面只能在梦中上演;如今,无锡成了他们的圆梦地,一家人在警方帮助下终于团聚。
听到好消息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坐在派出所会议室里的张先生和妻子郝女士不时望向门外,有些期盼又有些紧张。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记挂着这个孩子,可是临近相逢的一刻,不免有一点自责,“当年太疏忽大意了,现在找到孩子,不知道他会不会埋怨我们”。
夫妻俩都来自四川,之前张先生在徐州打工,郝女士在老家。几天前一个晚上,张先生接到无锡警方的电话,民警告诉他,他们多年寻找的孩子江江找到了。“太激动了,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张先生确认消息后,立即给老家的妻子打电话报喜。刚巧郝女士不在家,“第一个电话是儿媳接的,我回到家,她说传来个好消息,弟弟找到了”,郝女士当即和丈夫联系,问丈夫是不是真的,“他说是的是的,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话都说不全”。
夫妇俩急匆匆订了来无锡的火车票,“这几天晚上就没好好合过眼”。郝女士说,当年丢失的孩子是他们第二个儿子,小名叫江江。因为江江不见时才两岁多,自己对他的印象只有孩童模样,也不晓得孩子长成什么样了。张先生则是在前晚梦到江江,梦里江江变成了大人,“还剪了个寸头”。
时隔20多年
一家人见面相拥
上午10点多,江江在民警陪同下走进会议室,刹那的生疏之后是一个阖家拥抱。眼前的江江长得很壮实,个头和张先生差不多高。尽管20多年未见面,但毕竟血脉相连,江江的眉目脸型简直是和母亲郝女士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耳朵的形状则和父亲张先生一模一样。“和他哥哥长得也很像”,张先生笑了。张先生夫妇清楚地记得江江左肩上有一个小红点,江江撩起衣服一看果然有。
江江早就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只是当年年幼,对事情经过毫无印象。他心里留着一个疑惑,为什么自己会与亲生父母分开,是不是父母不要他把他送人了?这家人很直率,短暂的相认后江江问出了自己的问题,张先生便告诉他当年的事发经过。帮忙寻亲的民警在旁边证实,“父母找了你很多年,一直很想你,他们并不是不爱你”。听到这些话,江江脸上露出了微笑。
时隔20多年,江江从幼童长成了小伙子,张先生夫妇都没能在身边陪伴。此次团聚认亲,民警特地带来一些江江小时候的照片,弥补张先生夫妇的遗憾。其中有一张江江四五岁时的照片,张先生看了好一会儿,他指着照片上穿着蓝色毛衣、虎头虎脑的男孩说,这模样和当年孩子丢失时一个样,那会儿就是又可爱又机灵。“当时大儿子留在老家,我们带着江江来无锡打工。”郝女士看着照片感慨万千,她说自己以前都不怎么敢翻报纸,就怕看到被拐走的孩子受虐待之类的消息。当得知江江得到养父母很多关爱,她表示很感谢江江的养父母。一边是血肉亲情,一边有养育之恩,张先生夫妇表示找到江江就很高兴,不会强求他认祖归宗:“不管孩子是想留在养父母身边,还是要来我们家,都让他自己作决定。”
当年苦寻孩子
无奈连张照片也没有
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江江与亲生父母失散这么久呢?时间回到1998年夏天,张先生夫妇带着江江在市中心一处工地上打工,张先生当架子工,郝女士负责洗衣服和给工友们做饭。工地上的日子辛苦而又平静,两岁半的江江活泼可爱,是夫妻俩劳累一天后最大的欢乐源泉。7月16日中午,张先生和几个工友一起吃饭,刚吃饱饭的江江说要去撒尿,前后不到10分钟,他们就发现江江不见了。一开始夫妻俩以为是哪个工友把江江抱到宿舍里逗着玩,可是问了一圈都没消息,不由着急起来。
“那天下午下了大暴雨”,张先生说他和妻子只顾着在外面找孩子,淋了一身雨。民警接到报警后把他们带到派出所,让他们休息一会儿。“孩子妈妈淋雨回来就生病了,可是谁也顾不上。”接下来半个月两人都没好好回过家,在市里到处寻找,可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孩子呢?
“那会儿没手机,打工者也很少拍照片,寻人时,连张孩子的照片也没有。”崇安寺派出所社区民警魏劲松回忆道,当时身份证照片是黑白的,有些长期在外打工的人连身份证照片都没拍,民警每次去工地采集信息,都要对工人们进行拍照。当时技术条件实在有限,外来务工人员信息都靠人工统计,没有电脑比对,向外地核查也很不方便。孩子在复兴路健康路路口附近被人抱走,那里是市中心很热闹的地方,人流量较大,人员较杂,孩子不见之后民警挨家挨户打听,去了广益、锡山、江阴等地区地毯式搜索。
直到两年后,找寻孩子无果的张先生夫妇跟着工头去了外地打工。再之后派出所更换了几任所长,却始终记着这件事。如今江江找到了,作为当年接触过这起警情的民警,魏劲松感到非常欣慰:“崇安寺派出所已经过多次合并,有的民警调走了,有的退休了,现在这件事总算有了圆满的结论,也是对百姓的一个交代”。
全国“团圆”行动
助力被拐孩子回家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王成介绍,当年接报孩子失踪的警情后,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到失踪地点周边进行排查,同时利用已有的信息寻找嫌疑人的踪迹,组织了民警多次出差调查。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和信息缺失等因素,找寻江江的行动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过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没放弃寻找江江”,王成说,今年1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团圆”行动,无锡警方专门成立专班,与时间赛跑,全力寻找失踪的被拐儿童。行动中,警方依托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数据侦查、情报研判、警种合成、区域协作等机制,梳理调查相关案件。警方与张先生夫妇取得联系,核查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28日警方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河北邯郸武安的谢某与江江特征相似。
民警赶往当地核实,经查证,谢某正是张先生夫妇失踪的儿子江江。王成说,谢某之前从亲戚的一些话语中得知自己是被抱养的,但不清楚细节,也没与养父母挑明询问,他自己对亲生父母更是无从寻找。当民警告诉他找到亲生父母时,谢某相当震惊,对于能与亲生父母见面,谢某流露出激动和期待的表情。谢某的养父母是一对勤劳朴素的农村夫妻,后经了解,他们年轻时有个儿子夭折了,之后两人没再生育。亲戚过继给他们一个女孩,但夫妇俩很想要儿子,萌生了抱养孩子的念头。1998年8月,他们从他人那里辗转抱养了江江。据说孩子被抱去时身上只有一条男士大裤衩。见江江健康可爱,夫妇俩也没多想,一心一意将他抚养长大。
对于当年的拐卖案件,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认亲会结束后,谢某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见了面,他们围坐着亲切地聊起了孩子,说两家人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爱。
(晚报记者 念楼/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