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袁晓岚)刚过去的2月份无锡空气质量收获“满月蓝”,28天的空气质量全部为优良,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证实,2月份无锡空气质量达优天数为15天,占比超五成,比去年同期增加1天。
2月份的无锡处于冬春之交,从前些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正值一年的“雾霾季”。回看前几年的监测数据,2月份的雾霾天没有少于5天的。2018年2月还曾出现过重度污染,当天AQI高达212。2020年2月,无锡空气质量全月为优良,首次出现“满月蓝”。
今年2月,无锡又获“满月蓝”。当月无锡市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与去年同期持平,空气质量达优天数1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天。在环保专家看来,去年新冠疫情对空气质量的助推作用颇大,排放强度的确因此有所降低。而今年成功消化疫情红利,再获“满月蓝”,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连续六年将污染防治作为新春“第一会”。当然,也离不开生态环境、公安、住建以及城管等多部门的“协同”努力。
今年,无锡市将禁燃禁放区域扩大6倍,涵盖8个国控站点。春节期间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仅次于苏州市,禁燃禁放成效显著,为打好新年第一战抢得了先机。
根据统计,非道路移动机械对城市大气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贡献率分别达3%和13%。为精准治“非道路移动机械”,市生态环境局靶向发力,重点强化国控站点重点区域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定期开展路检与入户抽检。出台部分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快2021年老旧机动车淘汰步伐,截至3月1日,市区累计收到申请3085份。此外,施工扬尘管控严、执法监管模式创新等,对于2月份的“满月蓝”都功不可没。
今年要对10个产业集群整治 下达10000个“治气”项目
延伸阅读
按照今年无锡污防工作的最新部署,无锡明确要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载体,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排定一批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重点工程项目。其中要对10个产业集群整治,并下达了10000个大气治理工程项目。
在治气方面,将突出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空气质量精细管控由国控空气站点周边3公里向全市域拓展。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开展天然气机组低氮燃烧改造和工业窑炉提标改造。精准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实行碳排放峰值目标管理,编制碳达峰工作方案。狠抓能力提升。针对无锡产业特点,推进实施电动车配件集中喷涂中心,升级印染行业污水集中处理中心和中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贮存试点等“绿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大气颗粒物监测网、光化学监测网和超级站建设升级,实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全覆盖等。
要实现VOCs的减排,最彻底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表示,今年无锡的“治气”核心是降低VOCs的排放,将针对“贡献较大”的化工、喷涂等行业重点治理。“只有这些大户真正减排了,空气质量的边际效应才会逐渐显现。”他表示,目前,在包装印刷产业集聚的锡山区鹅湖镇已经开始自我加码,年前就已启动了“三个一批”的整治,按照“一厂一策”,通过“关停一批、提升一批、树立标杆一批”实现该区域VOCs的减排。
“能通过源头替代的就尽量替代,实在替代不了最后才实行末端治理!”该人士介绍说,比如一些企业的生产原料原为油性漆,改为水性漆且排放的有机废气中VOCs含量低于10%,就能实现VOCs的减排,以此降低整个无锡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如果有机挥发物的量无法降下来,就要考虑上末端处理设备了。
据透露,按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今年VOCs排放量大的重点企业全部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有机废气看不见摸不着!”在大气治理专家看来,根据目前的监测方法,要判断有机废气是否超标,需在6个小时内连续测三次,最终取三次监测数值的平均值。不仅费时费力,数据也并不“客观、全面”。而安装上全天24小时实时监测系统后,可随时直观掌握企业有无偷排,是否超标排放?这就相当于给企业戴上了紧箍咒,且缩短了排查的时间。同时重点企业可“自证清白”,无锡企业VOCs的减排由“纸面减排”迈入“事实减排”。据透露,这一实时监测系统将在全市1000多家重点企业中铺开,财政会有相应的补贴。(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