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陆续开启

服务“提档升级”:覆盖面扩大、内容更丰富

  昨日,锡城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陆续开启,覆盖面扩大、内容更丰富的服务让困扰家长的“三点半”难题得到更好解决。记者于昨日探访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了解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亲身感受与看法。

  初中学校开启课后延时服务

  傍晚5点10分,以往这时华庄中学门口大多数学生已经放学走出校门,而昨日学校教室里灯火通明,各班学生均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老师在讲台旁陪伴。遇到台下有同学举手示意,老师立即走上前询问缘由,或解答问题或给出学习建议。在该校阅览室里也亮着灯光,不时听到翻书声,初一(2)班学生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神贯注地读着《骆驼祥子》等必读书目。

  该校校长周建平介绍,学校根据要求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前期摸排和相关准备工作。学校超过95%的学生申请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据此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自习,统筹安排每班一名老师进行管理。该校延时服务时间约一小时,傍晚6点前后三个年级错峰放学。“各班老师都熟悉班里孩子的情况,不仅便于管理,对于有些孩子当天学习的薄弱点能及时发现及时辅导。”该校初一(10)班班主任张玲玲和同事们都支持课后延时服务,她说:“初一学生原本在5点前就放学了,和家长下班时间错开。利用好等家长来接的这段时间高效自习对学生有好处,我们就尽力做好相应保障工作。”

  本学期,锡城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还将“提档升级”。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2019年春学期以组织学生做作业为主的“基本款”课后延时服务,本学期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拓展服务的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开启个性化服务,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手工、音乐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把孩子“托管”给学校家长很放心

  “学校有多种类的课后延时服务推出真的太好了!”小学家长刘女士连连赞道。上周在群里看到课后延时服务报名的消息后,刘女士立即决定报名。她此前想过报名晚托班,但孩子不愿意参加,觉得被盯着写作业很不舒服。“原以为这次要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没想到她自己就把字签好了,表示自己坚决要参加。”发现自己不是“一厢情愿”的刘女士很是意外,更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方案点赞。她坦言,孩子能在学校高效完成作业已经解决了多数家长的难题,但孩子主动要求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行为更让她惊喜。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手中的晚托班不“香”了。“我们班上不少家长都报了晚托班,还有组团报名的。”家长张女士说,看到学校推出了延时服务,周围家长也纷纷计划将孩子交给学校“托管”,除了为省下高额费用外还另有考量。“部分校外晚托班对孩子的管理并不严格,他们怕孩子跟家长抱怨导致生源流失,因此孩子在里面互相抄作业的现象也不少。”张女士表示,学校老师是家长的“定心丸”,学校能接下这项工作不仅减轻家长的压力,更缓解焦虑。今后孩子不仅能高效完成作业,还有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对他们全面发展十分有益。

  实现课后延时服务价值还需多方努力

  要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少不了体育、音乐、美术等多学科老师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活动选择。“主课老师会在放学后为部分基础薄弱学生辅导,即使不负责看管延时服务的班级,他们也会在学校工作到五点或更晚。但对体育等学科的老师来说,课后延时服务确实增添了不少工作量。”一名小学负责老师认为,如何保证老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积极性是后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此才能让延时服务可持续、质量有保障。

  “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也给学校和老师增添了工作。”刘女士作为学校家委会一员,在为新举措实施兴奋的同时也担心老师的工作压力。这两天,他们时不时在群内提出孩子饥饿等现实问题,学校也给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希望课后服务工作能得到更多力量支持。”刘女士表示,若是情况允许,不少社会上的教育力量也能加入延时服务,以社团课的形式给孩子带去课本外的知识。

  延时服务也让部分学生有所顾虑,他们担心在学校早早完成作业后回到家被家长安排做额外的作业,表示压力山大。对此,多位老师对此表示,不赞同学生完成了当天的家庭作业后回到家,家长让孩子陷入题海中。“题目是做不完的。如果孩子到家后很快完成了作业,不妨鼓励其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帮忙做家务、运动或者静下心阅读各类书籍。”张玲玲说,“中小学大量阅读,能为后续学习蓄积后劲。”

  在周建平看来,课后延时服务,关键在于做好“服务”,解决家长接送和下班时间的错开的难题;解决家长在家辅导孩子的难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作业中的疑问。要让这项服务真正让家庭和学生获益,学校需要在背后下不少功夫,不仅要统筹安排组织老师轮值,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要到位,还要看实施的效果。“希望通过各方努力真正体现延时服务的价值,让孩子在其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自身成长的契机。”

  (杨涵、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