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每万人拥有36名 社会体育指导员

队伍年龄偏大 组织也需规范

  在蠡园街道文体中心的大楼里,一直活跃着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文简称指导员)队伍,他们在社区里指导大众健身,是全民健身基层实践的主力军。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备,昨天,无锡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正式成立了,这是为已拥有23738名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无锡队伍“再添助力”。

  每万人拥有指导员36人

  协会秘书长徐文革2009年开始从事指导员的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服务群众准确且更好地从事体育运动,是全民健身的引领者。” 徐文革表示,指导员这个职业是纯公益性的,知晓的人并不多。而指导员在整合社会体育资源、传授健身技能、引领群众科学健身、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锡市目前有指导员23738名,每万人拥有指导员人数36人。

  “成为指导员是要通过专业培训,随后还要考试。” 徐文革说,在无锡23738名指导员中国家级别的有191人,一级指导员有1131人,二级有6881人,三级则有15535人。指导员是细分类别的,“如我是学广场舞的,所以考的就是广场舞类的指导员,无锡广场舞指导员占比也是最多的。”徐文革说。

  61岁的唐俊燕是蠡园街道柔力球队队长,她也是柔力球国家级的指导员。她笑着告诉记者,指导员考级一点都不容易,拿到三级证书后需要等三年才有资格考二级,拿到一级则要四年后才能考国家级,“国家级考试非常的严格,需要外出培训10天,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考试外,还需要实践能力,外加论文。”让唐俊燕坚持的原因十分简单:一份责任感。她说:“我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多宣传和推广柔力球,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体验柔力球的魅力”。

  队伍年龄偏大也需规范

  记者发现,指导员年龄在45岁到65岁之间,年龄层偏大,徐文革表示,协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退休后发挥余热且热爱体育运动的,当然也有部分兼职的。像宗志琴自己是名自由职业者,一有空就会到协会帮忙,她告诉记者,在这个群体里能发挥作用,感觉很有成就感。

  徐文革表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热情积极,广泛分散在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和村中,不仅经常参加全国、省市、区级等各类大型群体活动,而且知识面广泛、眼界开阔、经验丰富。据悉,无锡每年指导员考级名额有限,“如一级指导员是需要去省里考试的,每年名额也就100多人,会有十几个项目,每个项目也就几个人。”无锡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刘新才说。“在队伍中,不乏有些人当时去考指导员也是一时兴起,但拿到证书后也没有起到作用,无疑就浪费了这些名额,协会成立后也需要对此重新规范,把名额留给更需要的人。”(马晟 见习记者 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