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满杂物的化验台、长满杂草的厂房、蒙着厚厚灰尘的桌椅……很多人想不到,繁华的城市里还有这样一些被时间遗忘的地方。有一群人,他们游走和探访这些被人们废弃的角落,他们的名字叫“废墟猎人”。但在体验探险所带来的紧张和刺激之余,他们也在法律和安全的边缘上游走。
探险
闹市中探寻隐秘世界
“大家好,你听说过北京地下城吗?这个尘封已久的隐秘之地,我终于找到了。”沿着陡峭的台阶,跟随拍摄者的脚步,一座神秘的地下城展现在了镜头前。“这里的出口很多,有通向王府井的,有通向前门的……”在幽深的地下隧道里,借助头顶惨白的灯光,一名男子打着手电,蹚着积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这儿有一扇木头门。”顺着镜头,男子边拍摄边爬上楼梯,一扇充满年代感的黄色木门矗立在台阶的尽头。“上锁了,这儿出不去。”镜头一晃,男子又顺着台阶往回走,继续在隧道里穿行。
41岁的盟哥是这段视频的拍摄者,在接触废墟探险前,他从事摄影工作。十多年前,为了寻找不一样的拍摄场景,盟哥开始寻找一些废墟作为背景。“那会儿给人拍照,总想找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一次,盟哥带着模特在一处断壁残垣的小院拍照,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他便留意起了这些地方。“比如拆迁过后的地方,碎砖烂瓦,摇摇欲坠的房顶和门窗,那种颓废感,会让拍出的照片有一种另类的感觉。”
而他真正接触废墟探险,是在两年前。门头沟王平的煤矿陆续停产,被废弃的煤矿吸引了不少喜欢探险的人。“有一天我看了别人发的帖子,说被废弃的煤矿现在成了很多探险者打卡的地方。我觉得要是在废弃的煤矿拍片,肯定挺漂亮的,也想过去拍点儿啥。”等盟哥到了地方,忽然又有了新的感觉,大家都是去拍照,自己为什么不拍视频呢?
就这样,盟哥在抖音上拍了一条预告片,没想到一下子火了。很多人觉得这种题材的短视频很是新奇。看着噌噌上涨的粉丝量和点赞数,盟哥也来了动力。他开始将自己探险城市废墟的经历摄制成短视频,发布在平台上。
危险
差一点儿折在洞里
废墟探险的短视频让盟哥的粉丝暴涨。寻找什么样的废墟能带来更多流量,成为盟哥努力的方向。“寻找这些废墟并不容易,有通过朋友介绍的,有自己去网上找的,还有的是对着卫星地图搜索出来的。”
在废墟探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危险。有一次,盟哥和一位朋友到郊区探险,两人进入了一座废弃的溶洞。“那个洞被开发到一半,因为没什么客源,就被当地村民废弃了。”溶洞的门口被砖封住了一半,盟哥和朋友翻了进去。
“溶洞很大,但里面不少钟乳石都被探险的驴友掰断了,让人特别生气。”盟哥和朋友越走越深,突然两人脚下一出溜,往下滑出去两三米脚才沾到地。“当时胆儿也大,我们俩也没想别的,就继续往前走,直到前面有条地下河过不去了,才折返回来。”等到了两人刚才滑倒的地方,盟哥却发现那段洞壁实在是太陡峭了。
“手机也没有信号,求援都不可能,这可怎么办?”眼看手电的光越来越暗,盟哥和朋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身手矫健的朋友使尽浑身解数爬了上去,然后趴在峭壁边,伸下一条腿,让盟哥抓着往上爬,两人这才脱险。出洞的时候,天都黑了。“当时幸好是两个人一起去探险,要是我一个人,肯定折在里面了。”回想起那次的经历,盟哥依然后怕。
还有一次,在去一家废弃玻璃厂探险后,盟哥感觉浑身不对劲,身上冷飕飕的还特别疼,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接触什么东西后过敏了,在家休养了好一段时间才缓过劲儿来。从那以后,再去废墟探险的时候,盟哥格外留意周围的环境。
在探险的途中,他还不止一次遇到过蛇、野猪甚至是野猴。“那次我和朋友去一处无人村探访,刚进村子,山对面就来了一群猴子,二十多只,我和朋友大气都不敢出,怕猴子主动攻击我们。我们就这么干耗着,等着这群猴子离开,双方对峙了一个多小时。”
至于在探险中的磕磕碰碰,对于盟哥而言已经都是“小事”了。每次去废墟探险,盟哥都会叫上同伴,有跟他学习摄影的徒弟,也有一些热心的粉丝,还有同样爱好探险的同行。在盟哥看来,废墟探险还有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感受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在不少废墟里,被藏起来的诊断书,破损的婚纱照,都在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的冷暖人生。
惊险
被巡逻员请进派出所
在豆瓣等网站上,输入“北京废墟”等关键词,可以找到一个名为“北京废墟探险团”的小组,加入的人数接近一万五千人。盟哥说,在他为了拍摄照片而到处寻找废墟的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和废墟探险相关的网站。如今,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废墟探险也跟着火了起来。
尽管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盟哥坦言,虽然有流量,但他从短视频带货获取的收入并不高,因为户外探险产品属于小众产品,没有多少人关注。偶尔,盟哥也会和粉丝进行互动,直播废墟探险的过程,但或许是制作的内容涉及了废墟、黑暗等恐怖元素,每次直播都会被限制流量。
“很多废墟说是没人管,但实际上,有的地方还是能碰到巡逻的保安。”在废墟探险的过程中,盟哥也遭遇过被“请出去”的待遇。有一次他和朋友去一家废弃的发电厂探险。“当时工厂的大门是开着的,我就跟朋友一起进去了。”拍照的时候,一声怒喝让两人吓了一跳,紧跟着一名巡逻员跑了过来。“我赶紧跟人家解释说只是过来拍照的。”但是巡逻员并不买账,而是直接报了警,随后盟哥和朋友被带到了派出所。“民警批评教育了我们。”盟哥说,这次经历也让他明白,很多废墟都是有产权单位的,贸然进入并不合适。“后来,我去做废墟探险的时候,会跟看门人商量,比如能不能进去拍照,要是人家不让,我也就不进去了。”盟哥说,自己在做废墟探险的时候,会遵循着“不带走一丝一毫、只留下脚印和照片”的原则。“你把这里的景儿都破坏了,也就失去了废墟探险原有的意义。”
风险
废墟遍布安全隐患
废墟探险虽然能让探险者领略到与众不同的景色,但也埋下了不少危险因素。
“废弃的厂房不等于无主,去这样的地方探险,就好比你进别人家一样,别人家没开门儿,你不能随意进。”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解读说,在探险中废墟里的物品也不能随意拿取,更不能破坏,否则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废墟里不确定的因素特别多,比如走着走着可能就掉下去了。”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说,虽然救援队还没有接到过去废墟救援的求助,但对于废墟探险,他认为风险不小。“如果是楼房还好,主体结构比较坚固;要是平房或者厂房,危险性就大多了。”陈海军说,除了房屋可能因年久失修发生坍塌,一些废墟里还会有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尖儿朝上的钉子、裸露的电线、地上的坑等。
此外,一些工厂废墟里还留着很多废弃的危险品,有的矿井甚至多年没有维护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生人一旦踏入,就会将自己抛向危险的边缘。许浩律师认为,作为废墟的产权单位,有义务在废墟的入口设置警示标识,或用护栏进行围挡,甚至派专人看护。如果进入者不顾劝阻强行进入废墟,出现了意外伤害,产权单位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所发生的后果将由进入者全部自行承担。 (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