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环保司法联动

对环境违法大案要案实施精确打击

  本报讯 企业雨水口直排废水流入主要入湖河道、排出的废水总氮浓度超标……昨天,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2020环保司法联动大案要案案例。该局副局长王晓栋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推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大案要案实施精确打击,形成铁腕治污的强大合力。

  当天通报的大案要案令人“触目”:惠山区一企业废水溢流至厂区西北侧雨水管网,排放含铬污染物超标三倍以上;位于新吴区的一企业设置暗管直接将废水排入污水总排口,污水严重超标;将常州一企业的废胶水倾倒在惠山区西漳牌楼的空地上……目前涉案人员都已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案件也已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晓栋介绍,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不断加大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以及行政与检察衔接工作力度,建立了“无锡模式”对环境执法联动的工作方式和框架。环保、公安更是频频联动,始终保持对环境污染犯罪“零容忍”的态势,精心组织、集中警力,从快从严打击环境犯罪行为。2019年至2020年,全市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9件,移送建议实施行政拘留案31件,公安机关已对147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20人实施行政拘留。

  在形成联动作战大格局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群众路线,形成铁腕治污的强大合力。通过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建立举报平台等方式,与“两微一端”相结合,扩大宣传发动覆盖面。值得一提的是,该局创新执法监管模式,成立了由环境执法能手组成的生态环境执法“重案组”,严厉查处环境违法大案要案。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无锡市市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共查处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65起。市公安食药环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公安机关将继续和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督查力度,加强司法联动,形成一张铁腕治污的“大网”,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袁晓岚 季天灏)

  延伸阅读

  发现疑似环境违法线索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的线索该怎样处理?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张胜昱表示:“如果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疑似环境违法案件正在发生,例如生产废水直排河道、危险废弃物倾倒等情况,第一及时报警或拨打12345、12369等投诉热线,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前去调查。如果周边恰巧有公安、环保等行政执法人员也可以直接向其寻求帮助。有条件的话,第一时间对违法现场进行录像拍照保存违法证据线索。尤其对环境违法关键信息进行记录,例如偷排的车牌号、船只信息、偷排企业的名称及具体位置等,为下一阶段环保执法工作提前锁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