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天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低风险地区持绿码通行不得加码

  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新冠疫苗接种7495.6万剂次。

  米锋介绍,2021年春运已安全结束,当前,国内低风险地区持健康通行“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有序出行,各地不得擅自加码。

  将大规模为60岁以上人群接种

  米锋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之下,为一些因为特殊原因需要接种,并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相关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研发,在临床试验获得足够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数据后,将及时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大规模接种。

  能否自主选择不同品牌的疫苗

  个人能否自主选择不同品牌的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对此表示,目前国内上市的疫苗都是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是安全、有效的。由于各省市采购的上市疫苗品种可能不同,所以每个人需按照所在省市的统一安排尽快接种疫苗。

  如果之前接种过一个品牌的新冠疫苗,明年还需要继续接种的话,是只能选择同一品牌还是可以叠加?

  贺青华回应称,关于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是否可以叠加或替代接种的问题,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等研究结果出来以后,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明确的政策措施。

  打过疫苗后仍需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由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流行,国内疫苗接种率较低,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或物品入境,仍有导致在境内传播的风险。因此,我国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的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

  全年疫苗产量可以满足国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表示,目前,我们有5款疫苗,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1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了附条件上市或者是获准了紧急使用。这些企业目前都在争分夺秒、24小时满负荷组织生产,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随着研发的进展,也会陆续上市,而且这些疫苗的产能建设工作也已基本准备就绪,一旦产品获批,就会启动生产、上市供应,也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毛俊锋指出,随着增产扩能工作的向前推进,疫苗产量也在逐步放大。目前,疫苗产量和2月初相比,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下一步还会进一步提升。按照现有的生产安排来看,全年的疫苗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

  孕妇、新生儿等群体能否打疫苗

  王华庆称,关于肿瘤患者和孕妇,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显示,他们如果感染了新冠,其患重症的比例、病死率和其他人群相比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接种疫苗。但是目前关于肿瘤患者、孕妇使用疫苗的系统研究数据还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如果作为一个新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从慎重角度考虑是不给孕妇接种的。后期会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策略也会做调整。

  王华庆说,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发现怀孕了,前一段时间相关专家组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目前新冠疫苗的特性,还有对已用疫苗的经验,给出一个结论:如果发现自己怀孕了,又打了新冠疫苗,在这个时候不建议因接种新冠疫苗而采取的特别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怀孕。但是后期要做好孕期的随访和定期检查工作。

  有什么样疾病的人不能打疫苗

  贺青华表示,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在说明书中对于接种的禁忌有明确界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还有,在妊娠期间、哺乳期间的妇女等。(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