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电信网络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案花样不断,给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近日,江阴利港一些居民被骗数十万元。
“刷单返利”。骗子通过快手、抖音、QQ群、微信、微博等发布招聘广告,在取得“刷客”的信任后,会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交税等理由,引导“刷客”向诈骗账户汇入金额。用这种套路,“刷客”被诈骗的金额将越来越高,直至发觉上当受骗。近日,利港居民周翎羽(化名)接到一陌生电话询问其是否要做兼职。后在对方要求下下载了App注册账号并添加了高级刷单客服。周翎羽在高级刷单客服的微信提示下开始刷单任务,一开始能收到返还的本金佣金。几次后,在对方“做完四联单才可以一起返还”、“再拍三次”、“转账佣金”等要求下陆续转账共计22万余元,直至对方要求“交税”才发觉被骗。
“贷款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开设虚假网站、发送手机短信、发小卡片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广泛猎取对象。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转账形式解冻资金、安全认证、保证金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3月16日,利港居民高仙音(化名)因需要资金周转,遂在一手机App上注册了账号并申请3万元的借款。后在系统客服的提示下,被对方以解冻资金、安全认证、认证金等借口诱骗转账60000元。
“虚假投资”。嫌疑人搭建虚假投资平台,事主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先让其获取小利骗取信任后,以交审核金、保证金等各种名义进行转账,直至不能提现始发觉受骗。 3月10日,江阴居民范莉莉(化名)被拉进了一微信群。3月11日,群主在群内发消息称在网站上进行投资就能收益25%,赚钱后给群主6%左右的分红。随后,范莉莉通过对方提供的网站链接进行投资,被对方以收益和账户金额不符无法提现等各种理由诈骗18万余元。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