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清明,春风撒起了“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果实。榆树性急,叶子没长出来时就开花、结果,嫰果团团碧绿,串在枝上,一片片扁扁圆圆,围着浅绿薄衫,似钱非钱。
榆钱与清明颇有渊源。古人有在寒食节禁火吃冷食、到了清明用榆木生火吃回热食的习俗,即“榆火换新烟”。在一些地方,扫墓会捎带上几枝榆钱,替代黄白纸钱,聊表哀思。
旧俗辗转淡忘,榆钱儿的好吃却经年累月被味蕾记住了。
吃榆钱有“余钱”,榆钱天生清甜,嫩时可亲可爱,无需焯烫去苦味再煮食那么麻烦,入口生吃便是春味。讲究一些的,和糖蒸之,称“榆钱糕”;拌上面粉、酱油蒸食,谓“榆钱麦饭”;还有榆钱粥、榆钱汤、榆钱饭团、榆钱沙拉……吃法在不断刷新。
但,今年怕是吃不到啦。家附近一共就寻得2棵榆树,“蹭蹭”地越长越高,眼看着正是果实鲜嫩可口的时候,却偏偏够不着,只能仰头眼馋,羡慕鸟儿啁啾在头顶吃得欢畅。不时飘落下几片,小心捡起,端详半天,形状大小且能压制,就当作春天赏给我的“花钱”吧。 (@yvonne的小森林)
话题#江南风物志#:粉垣黛瓦,朱栏绮户,莲叶田田,菱角尖尖……尽是江南风物,一起来了解江南人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