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无锡集邮爱好者张楚源,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邮票,无偿捐赠给了无锡博物院。时隔35年,这批邮票在“方寸忆峥嵘——无锡博物院藏邮票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不少集邮爱好者。
“这一组邮票非常珍贵,这张邮票我也有,那张我没有收集到。”80岁的无锡集邮爱好者高广发得知无锡博物院有这个展览,立刻就来了。本次展览分“帝国余辉清代邮票”“风云变幻民国邮票”“激情岁月解放区邮票”“如日之升新中国邮票”四个单元,分别展出和介绍了每个时期的珍贵邮票、代表性邮票。这些邮品回顾了中国邮票的发展历程,并由此折射出我国清末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对于集邮爱好者无疑是一饱眼福的好机会。
无锡博物院工作人员姜胜楠告诉记者,1986年张楚源先生捐赠的邮票,用了整整238个筐子,共装了1600多枚邮票,场面十分壮观,由于张楚源十分低调,故对于他的个人信息并不知晓。为丰富展览内容,博物院又新征集了一批邮票,与张楚源捐赠的一起展出,如大龙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中国邮政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全套只有三枚,面值更是用银两计算;像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全套1枚,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1962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是为了纪念1961年梅兰芳先生逝世,全套8枚,图案除1枚是梅兰芳像外,其余都是他生前不同时期在舞台上塑造的艺术形象,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成就。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