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钱币保存完好,估计能卖120万元”

“鉴定师”这句话把他坑惨了

  本报讯 (晚报记者 念楼)近年来各类鉴宝、寻宝节目炒热了古玩市场,古玩爱好者都希望藏品能卖个好价钱,也有很多人想出售藏品,不料被骗子盯上了。近日,滨湖区检察院对利用古玩交易实施诈骗的黄某等7人提起公诉。

  市民张先生(化名)收藏了几枚古钱币,事发前他通过网上信息找到一家拍卖公司,想出售钱币。工作人员让张先生添加微信发送钱币照片,没多久对方表示公司专业的鉴定师看了照片认为成色很不错,请张先生带藏品到公司做进一步鉴定。张先生大喜,到达拍卖公司后,两名员工接待了他,并请来一名自称是鉴定师的中年男子。鉴定师有模有样地观察钱币,表示钱币保存完好,估计能卖120万元。工作人员紧接着介绍了拍卖、典当和“私下交易”三种交易模式,建议张先生选价格高、速度快的第三种模式。经考虑张先生接受了建议,他签下一份服务协议,支付了5000元服务费。

  半月后拍卖公司打来电话,称找到一个海外买家,一周左右就能交易完毕。对方表示交易前张先生要将藏品到文物局做个备案,证明藏品不是国家一、二级文物,允许出关交易。面对复杂的程序张先生犯了难,对方称可以帮忙代办,但需要收取鉴定费用8700元,张先生爽快答应了。不久拍卖公司来消息说先前的买家反悔了,他们又找到一名新的买家,需要将他的古币做一个拍卖纪录,要收取2万元费用。在工作人员游说下,张先生通过转账支付了钱款,可这回交易依然打了水漂。张先生有些遗憾,只能安慰自己上百万的生意不会那么容易成交。之后,拍卖公司陆续帮张先生找了几个“海外买家”,钱币没卖出去,各种费用倒收了不少。每当张先生询问进度,工作人员总以种种借口拖延。直到服务协议到期,张先生前往拍卖公司准备续约,才发现公司竟已关门歇业。

  原来,张先生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黄某几年前成立了一家拍卖公司,主营工艺品、美术收藏品鉴定、评估及销售等业务,生意平平。后来他聘请晁某(另案处理)担任公司副总,负责主要业务。晁某向黄某介绍了一种“私下交易”模式,即假托为收藏品持有者寻找买家,趁机收取服务费。随后公司开始招募业务员,以各种途径寻找收藏品持有者。嫌疑人不知藏品真假,所谓鉴定师也不具备鉴定资质,他们一味虚报高价,编造各种名头一步步骗取受害人的资金。不到一年,公司就骗得了各种费用近40万元。检察官提醒,古玩爱好者应擦亮双眼,寻找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及拍卖公司,同时应多了解相关知识,不要轻信家中老物件能卖出天价,以免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