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起源( 16 )
张
张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黄帝之孙张挥为该姓始祖,因发明弓箭而被赐姓张氏。
个人档案
张小平 59岁
民盟无锡文博支部盟员
红色收藏达人
我想对党说
我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是在无锡建立一座收藏红色文物的专题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在参观后,了解这片土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牺牲。
张小平最近特别忙碌,“庆祝建党100周年,已有三个单位来找我去办展览,要借资料的更多……”就在记者采访时,长安街道的三位女士来到南禅寺朝阳文化工艺品古玩市场张小平的店铺,专门找他咨询季翼农烈士的有关资料。
在无锡,以至全国的“红色文化”收藏圈里,张小平都称得上名人。他个人的发展经历也颇具传奇,“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他是镇江丹徒人,1979年17岁时顶替父亲进了无锡幸福食品厂,做了一名糕点师傅。1993年他又转到三凤桥学习制作酱排骨,十年后下海创业。在为企业搜集老字号传承资料的过程中,他对无锡的工商文化历史产生了兴趣,收集到大量的“红色文化”文献和实物。由兴趣发展为事业,他干脆放弃了经营,把收藏当作事业来做。
张小平介绍说,自己的收藏范围包括清代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的各种物件,包括照片、商标、广告、匾牌、徽章、名人信札、书报等等,目前总收藏量已超过40万件,其中有十余万件涉及“红色文化”。历年来他已受约举办过59场公益展览,还曾在无锡市档案局开设过专题陈列馆;向革命圣地井冈山、遵义相关纪念馆捐献过红色文献,无锡市博物院、市档案局等本地机构也收到过他捐献的文物。
为了提高自己眼光、扩大收藏范围,张小平不但投入了大量积蓄,还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学习和与专业人士交流上。他还紧跟时代学会了互联网搜索,前不久,就通过网络淘到了一本非常罕见的连环画《鲍焕章小组增产捐飞机》——反映的是无锡机器制造厂钳床车间一个小组努力生产,为抗美援朝做贡献的真实故事。
展示革命先辈的文物,能够激发今天的人们不忘初心,明白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发现和研究文物,或许可以重拾一些在时代发展中不应被遗忘的宝贵记忆。
(晚报记者 汪自力/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