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0日下午,无锡太湖工匠品牌活动暨梁溪区“无锡记忆”技能人才公益传承课堂启动仪式在中国丝业博物馆开幕。锡绣、竹刻、泥人、茶艺等课程由无锡各个品类的民间大师执教,听课名额推出后十多分钟就被秒光。
“多年前,朋友送过我一个竹刻工艺品,非常古朴”,市民程莹表示,她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接触这门民间工艺,却不知去何处拜师学艺。这次看到梁溪区有大师工作室推出的竹刻课程,她第一时间报名,抢到了向乔锦洪老师学艺的名额。而来自一家银行的陈学青表示,自己是汉服爱好者,喜欢各种手工活动,一直想在汉服上绣上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次也抢到了名额。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报名的人员年龄跨度很大,有学生,也有从工作岗位退休的市民。“课程肯定都能跟得上”,赵红育作为锡绣老师,现场也回答起了学员们的提问,表示初级班以普及性为主,学起来不难;等学着有兴趣了,可以再上暑期的中级班。
本次活动以触摸“技”忆·传承匠心为主题,旨在充分利用梁溪区优秀技能人才的师资、课程和场地等资源,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活动中,相关人员获得了“三带两助推进会”获奖作品证书,2020年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也获得了奖牌和奖状。
本次培训班活动于开班仪式后正式开展,由锡绣赵红育、留青竹刻乔锦洪、泥人顾飙、茶文化金霄云担任授课老师。由市高训中心与各大师工作室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双方联合招生,活动要求学员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水平。“初级班是周末班,一共开设5个班,每班20个名额”,梁溪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10多分钟内一共报了180个名额,只能赶紧按下暂定键,按照报名顺序选择前一百人。由于报名火爆,他们会考虑再增加一两期课程。
据悉,本次执教的大师不拿一分钱,学生也全都免费学习,一方面为了普及民间艺术,另一方面也是大师们反哺社会的一种公益行为。(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