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天价大益茶背后狂欢与泡沫:

三年换房or一夜破产?

  3年“换套房”,天价大益茶卷土重来。代码、K线、指数、建仓、做空、期货形成炒茶“一条龙”。有商家因炒茶期货交易货款损失超2亿元。

  “跟(炒)茅台一样”。玩了一年多的大益茶,罗浩所在的微信群里,不时能看到一些大益茶的需求信息。“22000急找一件旺世”、“52000出几提益友会原封老鼠散桶”、“34300找熟牛10天期”。

  以上的这几个信息,“旺世”、“老鼠”、“熟牛”都是对应不同的大益茶产品型号,“22000”、“52000”、“34300”指预期的交易价格,不同的产品价格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

  大益茶,即云南的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产品。在越来越火热的炒作下,有的出厂价一万多的某款大益茶产品,一年后的价格就涨到十几万。目前,一款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在业内价格达到了6500万元/件。

  记者发现,早在2007年,大益茶炒作就曾经历过一轮泡沫破裂,无数人顷刻间倾家荡产。2021年3月,市场出现因大益茶价格暴涨,期货炒客无法支付货款被判赔4000万元的案件。在众多投资客、经销商、交易平台的推动下,大益茶正上演又一轮的“茶市也疯狂”。

  “财富”

  “存茶3年能换套房” 有的产品“有价无市,一茶难求”

  3月底,罗浩手上握着的一款2021年新上市的“7542”价格上涨了4.08%。这箱罗浩用4.8万“建仓”的“7542”是大益茶的一款经典茶产品,每一件有6提,每提有7片茶饼。到4月14日,这款茶的建议价格已经涨到5.95万元。

  “20款(即指2020年生产上市)的7542发行价9000块,现在9万多”,罗浩对记者讲述着自己的投资逻辑,这个系列的茶叶每年都会有新的出现,发行后市场价变动迅速。

  已经投资大益茶一年多的罗浩,曾在2020年下半年买了大益茶“1901高山韵香”。在最高点14.5万元/件时卖了出去,一下子赚了几万块。

  罗浩告诉记者,去年投资的大益茶属于线下交易。自己在“圈子”里找到货后,先将钱打到对方账户上,卖家再发实体货给自己。如果卖家属于一些茶行或者中间商,还可以将货直接存在卖家手中,保证茶叶有一定的储藏环境不被破坏,等到一定价格了再出手。

  “跟茅台一样”,罗浩认为,茶叶越放越值钱,虽然有风险,但长期持有就能赚钱。

  罗浩展示给记者看的是一款“1701轩辕号”的生茶:截至3月30日的市场报价为165万/件,而这款茶2017年发售时出厂价为3万元/件。

  “你存到现在,不是一套房么?”罗浩问记者。

  这样上百万的高价茶在大益茶的交易平台十分常见。3月底,记者在微信的一款名为“找找茶”的小程序看到,一款2003年的“班章四星孔雀青饼”价格为2950万元/件。在半个多月前,这款茶的价格达到了3000万元。

  再比如另一款2000年的“班章珍藏青饼”,显示价格为3900万/件。一款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显示价格为6500万元/件。这类产品,被市场上称为“有价无市,一茶难求”。

  推手

  炒茶就像炒股 提前预热、会员购、政策推价

  “为什么不炒作别的茶叶?”——“为什么茅台可以炒,其它酒不可以炒,它高端(且)市场认可啊。”广东芳村一位许姓的茶商向记者解释炒作大益茶的原因。

  罗浩也多次用贵州茅台的出厂价和市场炒作售价来类比,“高价茶不是说不喝,而是喝得慢,市场越来越少,价值越来越高。”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芳村炒茶早已有之,且在2007年,就曾经历过一轮泡沫破裂,无数人顷刻间倾家荡产。据了解内情人士透露,当时那轮炒作行情里,最早站在风口的“高端普洱茶”就是大益茶。

  记者了解到,大益茶名字取自大益集团,茶叶全部出产自云南勐海茶厂。1989年,勐海茶厂正式注册并启用“大益”商标。2004年,勐海茶厂完成民营化体制改革。2007年,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企查查信息显示,吴远之、李明芝二人分别持有大益集团90%和10%股份。业内普遍认为,吴远之善于营销,其曾先后任职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海南清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海信投资有限公司。2003年,吴远之成为上市公司博闻科技的董事。

  2005年,仿照“马帮进京”的活动,大益集团发起了“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2008年奥运会前后,吴远之斥巨资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2009年,大益茶又开始打造授权专营店体系。目前全国已经有2000多家专营店。

  在完成一系列布局后,大益茶开始靠“稀缺+高端”概念推广“茶中茅台”。 对于买卖大益茶的投资者来说,炒期货前一定会关注的是大益茶的新货发布预热。

  记者自罗浩处获得的一份“汉宫月”2001批次认购政策的图片海报显示,这款茶4月7日在“益友会app”上发售,并只对“完成实名认证,提交收货信息并完成预约的尊享会员可参与申购”,发售价格为8000元/提。4月10日还有“大益膳房会员申购专场”。

  那么,这样一个预热活动是谁发起?记者识别活动图片海报对应的二维码后,出现“大益膳房”微信公众号。

  此外,申购新茶,有时候比申购新股都难。去年充值两千多元成为益友会app尊享会员后,罗浩多次参与新茶的秒杀,都没有成功,“很多人用十几个账号来抢”。这种手段很类似“饥饿营销”。

  圈子

  K线、大盘指数应有尽有

  货品判断真伪靠“看天窗”

  在大益茶的圈子里,炒茶越来越像炒股。罗浩自认为是投资大益茶的“散户”,他推荐给记者两个查看大益茶走势的平台“找找茶”、“大益行情网”。

  在上述这些平台上,一款款不同年份、品名的大益茶分别有着自己的“唛号”,类似于每家上市公司都对应着自己的股票代码。输入这样的唛号,便能查询到对应大益茶产品当天的价格、涨跌幅、最新行情走势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在找找茶这样的平台,还做了一个大益茶的“大盘指数”,每天会根据行情显示大盘指数的涨跌幅。在大益茶的交易圈里,“建仓”、“做空”、“做多”也成为常用术语。罗浩告诉记者,其所在的大益茶交易相关微信群里,基本上都是处于满员状态。

  除了用一些股票的术语,大益茶交易圈中还有很多听起来十分专业的名词。

  罗浩给记者展示一箱开了“天窗”的大益茶,纸箱上有明显的大益茶标识。所谓的“天窗”,便是在大益茶纸箱外壳上开了两个小孔,能够识别纸箱内的货物情况,业内以此来判断真假。

  罗浩告诉记者,在大益茶的买卖圈里有着自己的行业规则,大多货物会追求“原封”,即保持出厂时的样子不变,连最外面的包装都没有打开过。那原封上面有什么信息能表明真伪?面对记者的提问,罗浩回复称“看塑料封条、看箱体”。

  泡沫

  炒茶期货“多空大战”

  有商家货款损失超2亿元

  除了上市茶的投资,圈子里还衍生出“期货交易”,一般对尚未上市的大益茶产品,投资方按照一个预估价格来进行交易。看好这款茶走势的人“做多”,不看好的人“做空”。

  罗浩3月下旬买的“7542”就是按照期货模式购买,他非常看好这款茶的未来走势,与放出“空单”的投资者进行了一个“10天期”的交易,“10天后不管这款茶的价格是涨是跌,他都要按照我们约定好的价格给我。

  这背后是一场“多空战争”。这样的私下“期货交易”中,双方基本上都没有见过面,更没有签订买卖合同。那如何保障买卖双方不会违约?

  “这就是凭据”,罗浩给记者展示一个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是交易对方提供的时间、到货日期、价格等信息以及提供的银行账户内容,自己回复确认交易的聊天截图。罗浩称,银行汇款单也会成为交易凭据。

  聊天记录做凭据是否有用?到期后对方不认怎么办?

  “期货交易一般都是圈子里面的人玩”,罗浩称,自己已经属于较为谨慎的玩家,如果卖货都是去茶叶市场交割,一面交货一面给钱。

  根据裁判文书网显示,2021年3月,因炒茶期货价格暴涨,已经有商家遭受损失,并提出4000万元的索赔。而其实际损失或达2亿元。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