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困扰83岁老人徐阿兴多年的“阳光权”纠纷,在锡山区法院的调解下,终于得以解决。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住东港春风村的徐阿兴与李大同成了邻居。那年,李大同在自家屋前种下一棵香樟树苗。二十年过去了,小树苗长成了繁茂的大树。冬天,徐阿兴家的前屋和房前空地都被笼罩在树影中,久不见光的湿冷对老人来说特别难熬。
上月初,在多次协商无果后,徐阿兴将李大同起诉至锡山区法院,请求法院制止其侵权行为,清除香樟树阴。锡山区法院立案受理后,将案件分流至驻院人民调解工作室。为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法院立案庭庭长唐洁与两名村民所在的网格员取得联系,了解到纠纷缘于邻里间长期存在摩擦,而“香樟树”成了导火索。
近日,庭长唐洁和调解员华小勤一早赶到春风村。经法官、人民调解员、村调解主任和网格员四方联动,以“和”为贵,双方协商一致,决定在冬季来临前修剪枝叶减少树阴,由村委具体实施。至此,两位老人间多年隔阂得以消除,徐阿兴将“重见”阳光。
唐洁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个案件我体会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一定要去现场,要用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和方式去理解他人、帮助沟通。我们联系了村委调解主任和网格员,他们给了很大帮助。锡山法院围绕网格工作和诉调对接设立的机制‘红利’得以显现。”(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