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买来的月季,开花后发现是蔷薇;种下的樱桃树,居然结出了李子……这些让人捧腹的网购经历背后,暗藏花卉苗木的销售陷阱。记者赴花木之乡江苏沭阳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大肆贩卖假苗木,商户称海棠能够冒充任何果树,而不少类似“驱蚊草”的商品实际上是凭空生造的概念。知情人士介绍,苗木造假才能赚钱,进价10元的麦冬草卖出能赚1万元…… (来源:新京报)
网友评论
@仕华:精心侍弄了三年的蔷薇,开花才发现是野刺藤。
@穷游旅行家:电商平台上太多了,根本没人管,家里有亲戚被骗了。
@平平的瓶瓶:顺带说一下,花土、花肥也是假得透透的!不仅种不活新苗,还把家里的老花都害死了。
@申老板:在橙色软件买到过开花以后货不对板的,还以为都几个月了不能维权了,但是还可以申请售后,成功退款。
@自由个人:坑农的案件判得重些!农资种子等不是一般消费品,算是农业生产的资本,往往涉及后期使用、种植。农业生产,除了要付出劳动,还有生产周期较长等现实情况,假冒伪劣农资,种子种苗,对农民会造成较大损失!坑农害农,更应该严惩!
小编说两句
自古都有句话:挂羊头卖狗肉,称之为“奸商”。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欺诈,属于违约、违法甚至犯罪。而现实是,苗木这东西,一般人基本不可能在买的时候识别,等几个月甚至更久以后长出来,追责维权成了大问题。无论如何必须严管严治,这既考验法律完善程度,也考验执法水平力度,不能让“花木之乡”的金字招牌继续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