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起源 ( 34)
卞
“卞”作姓时读音biàn,一说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吾融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一说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名士卞随,属于以封邑为氏。
个人档案
卞德义
78岁
曾任空军某师副政委,退休前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副行长
我想对党说
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今天所有成就的根本。有了这两项我们才能把中国搞好。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1966年5月14日,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次是飞机投弹空中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腰板挺直的卞德义声音洪亮,不时配合着大幅度的手势,侃侃而谈中国人自主研发核武器的历程。25岁那年,一次特殊的任务把他与一项伟大的工程联系在一起,并给了他伴随一生的精神力量。
卞德义是江阴华士镇人,1961年成为华士中学首批毕业的高中生,但没能考上大学。在本镇工作两年后,他抱着为祖国尽义务和走出去开开眼界的想法,报名参军。因为文化水平较高,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派到航空兵技校学习,成为空军一名专门维护战斗机雷达、无线电设备的地勤人员,4年后又转为干部。1968年9月,部队突然从江西南昌调防河北故城,1个月后,上级又下令卞德义等40余人配合11名飞行员组成队伍,赴某地执行特别任务。飞机向着西北方向一路飞去,只有命令,不得询问目的地和具体任务。待飞机降落在罗布泊附近,他们才被告知,为配合第二颗氢弹的测试,将派飞机穿越“蘑菇云”获取空气样本。过了很多年,卞德义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马兰”。
地勤人员配合飞行员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训练后,终于到了12月27日,当地时间8点左右,巨大的声响传来,“声音比打雷硬得多,但看不到闪光。”15分钟后,5架歼6战斗机腾空飞向约40公里外的爆点,另外还有5架发动了引擎飞行员坐在机舱里随时待命。
不久,5架战斗机顺利返航,它们以1000米高度为间隔,平行穿越氢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圆满完成了取样任务……此后,他们又承担近半个月的“洗消”工作,每天穿着防护服、戴防毒面具、配双层手套反复清洗飞机的各个部件,直到所有部件通过了辐射量检测。春节前队伍飞返故城时,还被告诫,一年内吃饭不要用手抓馒头。
卞德义不想多谈当年经历的危险和生活的艰辛。他说,自己能够亲身参加这次行动是一生的光荣。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经济要强大,其次是军事要强大,在当今世界上,强大的军事没有这个“弹”是不行的。正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能真正有了不屈服于任何列强欺侮的底气。
(晚报记者 汪自力/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