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五一劳动节,今年的假期合并成了足足五天时间。正好可以趁此给辛苦了小半年的自己和家人放个假,不用在家“买、洗、烧”,直接找个家门口的好吃馆子,和最亲密的伴侣、父母或是朋友小聚下,侃侃天南地北和近况。馆子不一定是大酒店,却是足够接地气的、让人放下矜持能大快朵颐的。今天小晚就和大家聊一聊咱们近些年的聚餐变化,以及那些家门口让人满足味蕾和情感需求的小饭馆。
小饭碗里的大变化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念想,总是离不开吃。不管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中都少不了饭桌。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咱们聚餐的形式正在悄悄发生大变化,“一粒米里看世界”,从老百姓聚餐方式的变化,不难看出近些年人们饮食消费观念的转变。
记得小晚小时候,每逢周末都会去到老长辈家里聚餐。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还会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在厨房忙碌,或是凑上前去看看今天饭桌上有啥好吃的。这时候帮忙做菜的大人会端出一碗刚出锅的炒鸡蛋让我们几条“小馋虫”先吃上两口,剩下的炒蛋则是与番茄汇合,最终出品成一盘甜丝丝的下饭神菜——番茄炒蛋。
到小晚上大学的年纪,家里的聚餐也随着孩子们各自天南海北地求学而逐渐减少。每次回家和长辈们的聚餐也渐渐转变成去大酒店点菜,吃些自家做不出的美味佳肴:松鼠鳜鱼、波士顿龙虾、河豚、梁溪脆鳝······大人们也解放双手,将味蕾交给酒店,将时间留给家人“侃大山”。这个时候,尽管小辈大都成年,但还能“孩子气”地交心,聊聊各自大学里的趣事和新交的男女朋友。
如今,90后都已迈入三十岁的大关,哥哥姐姐们也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家庭要照顾,一大家子的聚餐更少了,基本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团聚在一起,父辈们聊的是退休生活,而小辈们则聊聊各自的下一代。这时,气派的大饭店也不一定是团聚的首选,大家更倾向于寻找那些味道正宗、接地气的本帮菜馆,或是家门口开了多年的、有口皆碑的小饭馆。这里环境干净但不让人拘束,点上些熟悉的菜式,如响油鳝糊、四喜面筋、海鲜炒粉丝、红烧排骨、豆沙小圆子等等,能吃到家里的味道。饭桌上大家称赞每道菜的滋味“灵个”,也在感慨这些年生活的越来越好。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有特色,小饭碗里的大变化,折射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食物背后的情感羁绊吧。
家门口的“小团圆”
怡红园酒家
这家开在二院对面巷子里的小饭馆可以说是鼎鼎有名了。在许多无锡人的聚餐记忆里,它都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传奇。这家开了26年的美味小店最早是姐姐经营,现在传给了妹妹,姐妹俩对品质的坚守,换来了如今的宾客满盈。
小晚好几次和家人聚餐都选择了它,哪怕位子难订、包间不大,经典的菜式和味道总叫人吃了还想吃。每次去都点几乎一样的几道招牌菜,但舌头永不厌倦,也足以说明这家店的好吃程度。
冷盘必须来一份咸蹄髈,肥瘦相间,吃口大满足的同时也不会让人生腻,是“肉祖宗”的最爱。热菜必点的有干煎带鱼、香菜拌腰花、梅汁排骨、开片基围虾,干煎带鱼一上桌,大家一人一筷秒光,入口酥香,不油不咸;香菜拌腰花,依仗的是秘制酱汁,甜味中和了腰花的腥气,再加上香菜提味,是一道让人欲罢不能的菜;梅汁排骨,小朋友们的最爱,甜蜜蜜的滋味从小到大吃不厌;开片基围虾,用刀在虾腹一劈为二,去掉虾线,虾头却是完整保留,盘底铺上一层粉丝,还冒着热气上桌,众人在吃虾之余,还不忘“争抢”入味的粉丝。最后,甜品来一份松子赤豆汤小圆子,主食来一份干蒸大馄饨,味蕾圆满了。
一顿饭吃得是大为满足、肚皮滚圆,一家人挤在一起热热闹闹也自然亲近,聚餐的目的不就如此嘛。
地址:南市桥巷6-1号
旺角渔村
这是一家广瑞路上开了十几年的小店,从苍蝇小馆到如今渐成规模,顾客也多得是十几年的死忠粉。别看它在点评网站上不是高分店铺,但绝对是一家每道菜都好吃的宝藏小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晚约上家人来这里打牙祭。小饭馆不大,却透着烟火气,短短的半小时等待上菜的间隙,小饭馆的散客位已坐满了人。熟客不必看菜单,自然得和服务员点菜:“酸菜鱼大份,炒个蔬菜,两碗米饭。”
招牌的酸菜鱼是每桌必点的菜式,有大中小三种,按需选择。端上桌的黑鱼肉可一眼看出其新鲜程度,肉片厚实爽滑,入口弹牙,铺在碗底的酸菜多取叶子,几乎没有菜梗,片片入味,咸辣适中,最是下饭。酱烧牛蛙,店里阿姨直接给我们端上来一个烤盘,点火加热,边吃边煮,酱香裹住牛蛙的同时,也裹住了里面的蛤蜊和年糕。椒盐排骨的上场惊艳了舌尖,排骨刚炸出来,咬一口就能吃到肉汁,这道菜的配料锅巴也足够让人惊喜,几乎没有咸味,只是简单的米香和入口的酥脆,让人根本停不下筷。
石锅豆腐、椒盐猪蹄、京酱肉丝、梅汁排条、地锅鸡、爆炒花甲······这里汇集的不止是本帮菜的味道,还有各种你能想象的美味。
地址:广瑞路施巷1号(近广丰三村)
龙渚饭店
这家店最早开在华庄老街上,是当地的“网红”本帮菜饭店,周边居民但凡有个酒宴都喜欢来这办。如今新店选址在尚贤河湿地公园内,有美景加持,生意更胜从前。每每在湿地公园徒步完,都会选择和家人来这撮一顿。包厢是肯定要提前预订的,大厅散客位也是要碰运气的,若是碰上好日子,那大厅基本都被包了酒席,临时来的客人可能会失望而归。
店里的菜式没有过多的花样,有的是实实在在的分量和价格,以及让人大呼过瘾的美味。招牌的红烧肉同肠,浓油赤酱下是满满的货色,同肠处理得很干净,没有一丝腥味,连不爱吃内脏的小伙伴也能来上两口;红烧牛仔骨,“嫩”“滑”两字能很好地描述其味;响油鳝糊,无锡经典本帮菜,鳝丝又肥又粗,食材制胜;黑豆腐外老里嫩,入口顺滑,酱汁鲜甜;荠菜年糕,年糕片裹上切碎的荠菜油炸,淋上糖浆,爱吃甜的无锡人必定赞不绝口。
吃饭、赏景两不误的味蕾之旅,让悠闲的假期锦上添花。
地址:丰润道与清晏路交口东南角(尚贤河湿地公园内)
(亚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