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南第一个党支部诞生
1926年3月的一天,一些神秘之客,陆续来到无锡南门外的葛埭桥小园里种德堂。这些来客的召集人,是葛埭桥附近钓桥顾巷上的杭果人。
杭果人的身份和他的名字一样神秘,他原名杭荣生,学名杭耀祖。1924年,他在南方杂志《大众》上发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一文时,改名杭果人。他于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由党组织选派,杭果人到广州番禺学宫参加由毛泽东、林伯渠主持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从事革命工作。
这次,杭果人按党组织的指示,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无锡锡南地区党支部的筹建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有黄雨初、张子勤、朱尧臣、徐涵清、周尚义、陆士均、陆士三等。小园里种德堂的主人薛祥云,在国民党县党部任职,他的儿子薛幼安,知道杭果人他们是在干有利于农民的大事,便里里外外作了准备,并主动担任放哨,使这次秘密活动顺利进行。
信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无畏的力量。党支部的筹建会议结束后,几位主要成员不惧艰险,分别开展党的相关秘密活动。
经过艰难曲折的努力,1927年2月,在锡南方桥镇沈公祠小学内,中共开化区委方桥党支部终于成立了。这是无锡锡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是在那个年代里点燃的红色火种。
在20多人参加的会议上,杭果人宣布,由薛铁巷的薛成章担任党支部书记。薛成章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曾参加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由他担当重任,大家心服口服。
党支部成立后,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破除迷信等活动,接着在方桥沈公祠又成立了锡南第一个乡农民协会。会长是共产党员、方桥镇的沈健如。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民运动,从此拉开了锡南革命史的序幕。
游击队抗日第一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不到半年,沪、宁、杭地区被占领。11月25日,无锡沦陷。日寇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这时,锡南许舍里的顾复兴按捺不住怒火,挺身而出,将一帮信得过的穷兄弟拉起来,组建一支太湖抗日游击队。
这个于1906年出生的穷小子,因在上海当翻砂工人时参加革命运动,被关押在南京监狱9年。1937年日寇将到南京时,南京监狱的犯人全部越狱,顾复兴由此回到雪浪山下的老家许舍。如今,他组建的一支游击队,压着一股杀敌报仇的怒火,四处寻找日军的行踪。
机会终于来了。
1938年3月的一天早晨,顾复兴得到信息:有五名日本鬼子和一名翻译,从周泾巷车站方向过来,到乡公所找乡长索要慰问品。
真是机会难得,撞到枪口上的家伙决不能跑掉。顾复兴当机立断,立刻派人到游击队驻地即太湖边小溪桥,调一个武装班来增援;同时派人去联络乡长,设法稳住鬼子。
机智老练的顾复兴,亲自带领短枪班周培荣、范泉生、张兰生、樊纪元等直奔乡公所。
队员们神速地潜入乡公所,占据有利位置。正在应酬的乡长见时机已到,便对日军说:你们喝茶,我马上去拿慰问品。乡长说完即转身出门,给游击队员打了个手势。顾复兴见状,大喊一声:打!刹那间,五支枪的子弹喷涌而出,只见四个鬼子和一名翻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亊,就都命丧黄泉了。仅剩一名鬼子偷偷地从后门逃窜。等到游击队武装班赶到,战斗已经告捷。
队员们结束战斗后,立即打扫战场,把五具尸体装上船,带着缴获的四支步枪、一支冲锋枪,迅速开船向太湖进发。
太湖游击队抗日第一仗,旗开得胜。锡南的抗日烽火,震惊了日寇;太湖游击队的名声,鼓舞了无锡人民的抗日斗志。
葛埭诊所的秘密
1927年,葛埭桥街镇有四间店铺,名为“莫来盛布店”,这是莫牡英的父辈开的。莫牡英在辅仁中学毕业后学医,1932年回葛埭开设私人诊所。
1939年夏,由张文龙出面,利用一间诊所开办了杂货店。这家店除了张文龙外,还有姚永昌、董荣福。
莫牡英的妻子朱吟仙,有一次在杂货店后面的浴室灶肚里,发现有进步书籍、油印快报,还有秘密文件。于是她告诉牡英:日本鬼子常来葛埭桥活动,这是很危险的事。牡英知道妻子发现了秘密,就说:你千万别声张,这是人命关天的事。这时妻子明白,丈夫和他们都在做抗日工作,莫家、诊所、杂货店,已经成了抗日联络站。
从此,朱吟仙以家庭妇女的身份,接待各种身份的来客。为了安全,在杂货店楼上的窗口,摆了一盆花。看到花盆,说明安全;看不到花盆,说明有情况。自己人来,在楼下一目了然。
有一年的三月初一,有人到诊所告诉朱吟仙,姚永昌在外面活动,被日军抓住捆绑,他设法脱出左手去夺枪,没有成功,被鬼子杀害了。
抗战中,游击队把釆购到的药品经常放在诊所里。有一次在运输途中,被敌军拦在壬子港卡口。因其中队长常到葛埭诊所,对莫医生很信任,便派人叫莫牡英去验货。牡英见状,说这些药价值低、药效平常。敌军听莫医生这一说,便放行了事。
说起朱吟仙,她是我在上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她是一位朴实可亲的知识女性,在我懂事后,才知道她有一段不平凡的传奇历史。
朱吟仙老师说,太湖游击队司令顾复兴,到葛埭桥不上饭店吃饭,却叫人把饭店炒好的菜端到我家里吃。他和牡英谈得很投机。有一次,顾奇刚来我家寄放一包黄烟,对我说:“黄烟里有东西,以后我会写条子叫人来拿哟!”果然,三天后游击队有人来取去。
为了抗日,联络站接待过杭果人、安天白、周志远、萧律、徐明、何行之、陆萍、张为群、江洁萍、顾永乐、董大光等同志。我的堂叔王真(化名),18岁参加新四军,任联络员,更是联络站的常客。
莫牡英在新中国成立后任葛埭乡第一任乡长,工作劳累过度,于1951年秋去世,英年42岁。
我每次到葛埭桥老街,经过朱吟仙老师的家门,都要抬头仰望155号那块门牌,在它后面,不知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抗日故事。欣慰的是,厚德载福仁者寿,朱吟仙老师见证了百年沧桑,享年102岁。
雪浪山的枪声
呯呯、呯呯呯呯,哒哒哒哒、嘣、嘣!哒哒哒哒……各种枪声,混杂在一起,在雪浪山谷回响。
这时,50多名新四军太湖游击队战士同100多名日本鬼子及80多名伪军,在雪浪山激战。
战事发生在1941年5月29日早晨,宿营在雪浪山和附近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突然得到报告:日军和伪军调集周新镇、石塘、吴塘门和壬子港等据点的兵力,向雪浪山奔袭,妄图合围消灭新四军太湖游击队。
司令顾复兴、参谋长杨洪才当机立断,命令一连二连三连分别于不同方向抢占制高点,常备队两个班抢占旁边的龙王山制高点,待敌人进入火力网。
呯呯呯、哒哒哒哒,枪声打破了雪浪山麓的寂静。几股敌军先后被游击队的火力压在山脚下。雪浪山上的许多土墩墓和古老的烽火台,成了游击队的掩体。战士们的长枪、短枪和机枪,密集的子弹交织着,将敌军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游击队发挥熟悉地形、灵活多变的优势,以少胜多,最终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1941年6月13日的《大众日报》报道:“江南社锡南讯,上月二十九日上午十一时半,鬼子伪军刀匪共百八十余名,分水陆三路进攻我太湖游击支队驻地雪浪山下,我军得讯后,即分头堵击,沉着应战,激战三小时,敌伪不支,向南方泉窜退。我军追踪搜查,结果鬼子弃尸三具,伪军刀匪死亡二十余名,伤者无数。我军因奋勇追敌,致重伤一名,轻伤一名。我游击支队,屡次战斗均英勇无比,致博得太湖民众的爱戴,此次战斗后,各县民众咸纷纷前往慰劳云。”
星移斗转,八十年风云变幻,雪浪山已今非昔比。遥望山顶烽火台,激烈的枪声,似乎仍在回响。
永远的英雄儿女
在日军入侵、国难当头之际,有无数英雄儿女奋起抗战。据不完全统计,太湖抗日游击队先后有200多名英雄以身殉国。
1921年出生于南方泉后洪村的陆萍,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教唱抗日歌曲、组织抗日协会,介绍严若萍、肖洛等一批青年参加革命。1941年3月19日下午,日军和伪军包围并纵火焚烧宋巷善堂。为转移抗日物资,陆萍和黎明、李黎、沈三佬等被活活烧死和杀害。
太湖游击队交通员朱根培,被捕后遭日军严刑拷打,他硬是不说游击队驻地。1943年1月29日,朱根培被鬼子刺腹八刀,壮烈牺牲。
抗日联络站站长张巧云,一次次为游击队传递情报,转移枪支。1944年5月,张巧云不幸被捕,绑在板桥席巷的一棵楝树上。各种严刑都没让她吐出一个秘密,直到牺牲在敌人枪口下。
新安乡后南张村的秦二宝,1941年春,在壬子港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肺部,他没死;1941年秋,在一次战斗中他身中八枪,阎王爷没要他的命;1942年春,在攻打华庄敌军时,又被击中臀部;1944年在万思桥战斗中,他为掩护战友,不幸被击中头部,英勇牺牲。
无数抗日烈士,永远的英雄儿女,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