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锡友记

一部旧相机,一段青春的回忆

  最近去同事家做客,偶遇一件非常熟悉的家当、现在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古董级的宝贝——上海海鸥牌120照相机,一下子勾起了我对美好青春的回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照相机是非常稀罕的旅游装备,出去游玩能带上照相机绝对拉风抢镜,大多数游客会在现场取景点由定点照相师傅拍一两张照片留念,照相馆直接将照片寄到家里。

  第一次带照相机旅游是在1981年单位组织的宜兴一日游,借了135的相机拍了2卷黑白照片。这次拍照感觉忒好,便开始学摄影、冲印技术,到照相器材商店买显影粉、定影粉、相纸,自学冲洗印,晚上将房间门窗封闭得密不透光的,换上一个红色灯泡,置上几个小面盆和清水,做成简易的冲洗暗室,开始自制杰作了。看到拍得好的照片,就向朋友借放大器进行照片放大,还要剪成花边或者光边,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80年代中期,彩色照片渐渐流行了,第一次拍彩卷是为了爱情,带女朋友(也是现在的老伴)去杭州旅游时借了一部海鸥牌120相机,有取景器比135相机好拍多了,方便取景对焦。但那时彩卷很贵,难得来杭州旅游,就在西湖门店里花了十几块钱买了一卷拍12张的120彩色胶卷,当时可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呐。

  现在时常会和老伴翻翻以前拍的照片。曾经的机械相机如今被智能相机、智能手机所替代,但却无法替代心中那份情怀。而家里藏的相册如同浓缩的光阴,一翻已是大半人生,满满的回忆。 (潘建华)

  话题#日常小确幸#:生活中那些细碎而不起眼的事物,或许正以治愈的力量,给你简单纯粹的满足。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