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2日,作为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活动,为期六天的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这是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成果在无锡的首次展出,是深空、深海两个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首次“同台亮相”。市委书记黄钦宣布成果展开幕,市长杜小刚致辞。2021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航天员费俊龙视频致辞,“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O二所副所长叶聪发言。市领导徐一平、周敏炜、徐劼、王唤春、柏长岭、蒋敏,市政府秘书长张立军出席开幕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爱勋主持。
杜小刚在致辞时表示,无锡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一着不让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全面加强与深空深海领域头部企业、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在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深远海装备等领域巩固无锡优势、扩大无锡贡献,更好担负起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使命任务。
费俊龙在视频致辞中说,无锡是一座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美丽城市,务实奋进、敢为人先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希望无锡通过举办本次活动,推动深空深海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衷心祝愿无锡不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再创新的辉煌”。
叶聪说,七〇二所将积极融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争创深海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高美梅)
现场
市民纷纷前来打卡“星辰大海”
昨天,在无锡博物院一楼“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厅里,一波又一波市民争相前来“一饱眼福”。
走进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的展厅,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大屏上播放着科考团队上天下海的震撼场面,引来不少人围观。此次展出的重头戏月壤以多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可以通过肉眼观看,透过显微镜和其连接的电脑屏幕,参观者还可以看到这份月球“土特产”的更多细节。
展览面积共计700平方米,分为深空展区和深海展区两个部分。深空展品包括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器用主降落伞、“织物版”国旗等珍贵实物以及嫦娥五号轨道器组合、着陆器、上升器等高仿真模型;深海展品包括马里亚纳海沟矿物、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以及“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以及寰岛蛟龙观光潜水器、多用途无人艇、“翔州1”地效翼船等高仿真模型。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月球土壤和万米深海的矿石,很不可思议,也很振奋人心”,前来观展的陈女士平时浏览新闻时注意到,作为中国骄傲的“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都与无锡渊源颇深,探月工程中也有不少无锡单位的参与,得知无锡举办科技展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带着三岁的儿子前来观展,“小家伙最近几个月对科技比较感兴趣,希望他能够保持热爱,将今天的好奇转化为探索未来的动力”,陈女士说。年近70岁的潘奶奶是和朋友结伴而来的,两鬓斑白的老人们看着面前的嫦娥五号上升器模型,神情专注,潘奶奶不禁感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终究让千年的梦想化为了现实。”
在熙熙攘攘的观展人群中,一名身着白衬衫、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颇为醒目,他是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初二学生欧源,作为无锡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获得者应邀来到现场。“在博物馆看星辰大海,回到课堂就脚踏实地,好好学习。”近距离观察到平时只能在课本上和电视中看到的重要科技成果,欧源心情很激动,小小少年从小就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动手研发的种子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便已悄悄萌芽。几年前,欧源偶然发现外婆因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洗澡十分困难,一款 “便携式卫生保健用具”的雏形在他的脑海初步形成。经过家人和老师的帮助,欧源几易其稿、反复实验,最终研制出了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便携式卫生保健用具,并申请获得了国家专利。欧源说,回到学校后他将和同学们分享科技展上的见闻,周末的时候还会和小伙伴一起再来参观打卡。
骄傲
无锡深度参与“深空深海”产业
“无锡力量”守望深空梦想,深海使命烙下“太湖印记”。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产业崛起成势,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地标产业;“奋斗者”号等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在无锡诞生,越来越多的无锡元素、无锡企业深度参与航天事业和海洋事业。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100家无锡企业深度参与了嫦娥五号和“奋斗者”号的核心研制任务。
2012年,中国自主集成的“蛟龙”号潜入7062米,是中国人迈出作业型载人深潜征程的第一步;从2017年到现在,全部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号开展了300余次下潜,国产部件经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2020年,我们针对极端环境,开展极致设计,通过极限制造完成的“奋斗者”号成功挑战地球海洋最深处。“这些诞生在无锡的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及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表示,“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及“奋斗者”号的研发过程中,无锡市协调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攻关,其中有近30家无锡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包括“深海勇士”的锂离子电池就是在无锡生产,“奋斗者”号的钛合金载人舱就是在无锡冲压。叶聪强调,别小看一颗电池,耐压能力、综合性能都需要通过各种检测,而通过深海装备的研发,同时也带动了电池行业以及其他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发展。
在深空领域,依托先进制造业基础和物联网发展优势,积极培育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北斗卫星导航等重点产业。我市在航空发动机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机电系统、航天材料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特别是叶片制造环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无锡还是全国较早开展北斗卫星导航民用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培育出无锡富华高技术研究院、中科微、卡尔曼导航等一批有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企业,导航芯片、北斗应用等产业特色鲜明、初具规模。
在深海领域,充分发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做大做强。“十三五”期间,无锡主攻海洋核心装备国产化,全力以赴支持“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任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家,新增相关发明专利授权300余件。无锡海工装备产业海工产品种类众多,涵盖船舶制造和修理、海洋平台、载人潜水器、智能无人艇研发制造等细分领域,获得国际国内主流市场高度认可。扬子江船业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大造船企业,振江股份交付国内首座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并顺利完成首吊任务。
(马晟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