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年近九旬的她爱心捐款已十万元

有时会在汇款单上署名“江南晚报读者”

  本报讯(晚报记者 黄孝萍)家住芦庄的王凤英已年近九旬,自退休来锡后,每月都会去邮局给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寄点钱,帮别人渡过难关。据悉,这些年她捐出的善款已有十万元左右。

  前些日子,一起交通事故牵动着王凤英的心,她特意跑到芦一社区表示要捐款。王凤英今年88岁,她从南通的商业系统退休后,来到无锡和老伴团聚。在她家里,房子近乎毛坯,水泥地、使用了多年的旧家具,异常朴素。王凤英说,儿子有时给她买了新鞋,她也舍不得穿。但每次看到别人有困难,她都会捐款。在她家里,用夹子夹起的汇款存根有几大叠。在这些存根上,有时可看到她的留言:“祝××早日康复”“因年迈外出少,今趁方便寄上微薄心意”……这些汇款有时她会署自己的真名,有时会化名“王心虔”,还有时会写上“江南晚报读者”等字样。

  王凤英是南通人,她说自己从小命苦,5岁没了母亲,靠外婆和姑母等带着长大,父亲也在她25岁那年去世。从小要挑猪草、挖荠菜,生活艰难。但靠着亲友帮衬,她生活慢慢好转。她的老伴是镇江人,打小和双目失明的母亲一起生活,10多岁就来无锡了。两个苦命人经人介绍结婚,但两地分居长达42年,每年只能靠两周探亲假团聚。自己经历过苦难,才知道生活的不易。王凤英说自己刚退休时月退休工资只有108元,现在慢慢涨到了三四千元,她觉得这些钱够用了。子女们生活也不错,不需要她操心。每每回想起以前受人相助的岁月,她都想着能为这个社会出把力。每年一日捐,别人捐10元、20元,她都是捐300元。她爱看报,看到报上说有人生病需要帮助,就会把钱寄到报社或红十字会。以前帮助过她和老伴的亲友们,家里遇到事,她也总以感恩之心寄点钱去以表心意。每月去几趟邮局,捐上几百元,对她来说是常事。问她总共捐了多少钱,王凤英说前几年她曾统计了一下,是62096元,加上这几年的,已有10万元了。